•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EDTA合成

    規格:99%
    包裝:25kg/袋
    最小購量:1
    CAS:60-00-4
    分子式:C10H16N2O8
    分子量:292.24

    生產EDTA及其鈉鹽依據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分為三種生產工藝,即氯乙酸法、氫氰酸法和氰化鈉法。

    目前國內生產廠家大都采用氯乙酸法,只有能力較大的廠用氰化鈉法,與國外基本采用氰化鈉法的情況不同。

    氯乙酸法是氯乙酸和碳酸鈉(或30%NaOH)反應生成氯乙酸鈉,在堿性溶液中氯乙酸鈉和乙二胺在低溫下縮合生成乙二胺四乙酸鈉,再用硫酸酸化得EDTA,經活性炭脫色、過濾、水洗、加濃鹽酸結晶析出,再經過濾、水洗、干燥,得到EDTA成品。

    該法系間歇法操作,遇水分解生成乙醇酸使產品收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含有氯離子),使用的主要原料氯乙酸對設備腐蝕很嚴重,設備使用壽命很短。

    這種生產方法在國外已基本被淘汰。但國內食品級的EDTA還需用該法,因客戶擔心氰化物有毒,對人體有害。

    氫氰酸法為二步法生產工藝。第一步反應是乙二胺與氫氰酸、甲醛在弱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腈,該產物很容易從體系中分離,得到的純凈的氰化物再在堿性條件下水合,生成較純的EDTA。

    該方法工藝流程較長,還需處理氣態和液態的氫氰酸,所以可采用氰化鈉代替氫氰酸,使反應在強堿性條件下進行,一步反應直接得到EDTA四鈉鹽,這是目前工業上最廣泛采用的EDTA的生產方法,即氰化鈉法。

    氰化鈉法是以乙二胺、氰化鈉及甲醛為原料,在堿性條件下反應一步生成EDTA四鈉鹽,再以硫酸酸化EDTA四鈉鹽母液,控制溶液pH值,可得到EDTA二鈉鹽或EDTA產品,由EDTA二鈉鹽與氫氧化鈉進一步反應,得到EDTA四鈉鹽產品。

    由于EDTA、DTPA(二亞乙基三胺五乙酸或二乙撐三胺五乙酸)、HEDTA(羥乙二胺三乙酸)、IDA(亞氨基二乙酸)、PDTA(丙鄰二胺四乙酸)、ADA(氨基丙酸二乙酸)、NTA(氮川三乙酸)等螯合劑生產工藝基本相同,所以生產廠家一般都是在多功能裝置里切換生產幾種產品(規格有固態和液態),以銷定產。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