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雙甘氨肽合成

    規格:99%
    包裝:25kg/桶
    最小購量:1
    CAS:556-50-3
    分子式:C4H8N2O3
    分子量:132.12

    合成雙甘氨肽的方法及其部分性質研究

    摘要:雙甘氨肽是一種生化試劑,在生物研究及醫藥上用作血液保存和蛋白質藥物細胞色素C水針劑的穩定劑,可用來測定雙甘氨肽二肽酶的底物,及合成多肽。目前對于雙甘氨肽的合成方法并不多,通過查閱文獻專利,我們找到了一種可用于工業生產的合成工藝。并且對其與Ni2+互相作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雙甘氨肽,556-50-3,合成方法,研究
     
    前言
     
    雙甘氨肽(L-Glycylglycine),又名N-甘氨酰甘氨酸、一縮二氨基乙酸、甘氨酰甘氨酸或甘勝,結構式:分子式:C4H8N2O3,CAS號:556-50-3。雙甘氨肽為白色葉狀結晶,熔點為260~262℃(分解)。25℃時水中溶解度為13.4g/100mL,易溶于熱水,難溶于醇,不溶于醚。
     
    一種雙甘氨肽的合成方法
     
     1、中間體2,5-哌嗪二酮的制備。
     
    將30mL甘油加人100mL裝有回流冷凝器的燒瓶中,在攪拌下加入研細的甘氨酸12g,于175~180℃攪拌50min。冷卻至室溫,加人12mL蒸餾水,放人冰箱中過夜。抽濾,用50%乙醇洗滌,得粗品2,5-哌嗪二酮。用水重結晶即得純品。
     
     2、生成雙甘氨肽。
     
    在250mL圓底燒瓶中,加人50mL 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在攪拌下加人5g2,5-哌嗪二酮,室溫攪拌到2,5-哌嗪二酮全部溶解,然后加入2mol/L鹽酸25mL,調節pH為6.0,減壓濃縮至20mL左右,加人30mL 95%乙醇,在冰箱中放置過夜,抽濾,用70%的乙醇洗滌,直到洗滌液中無氯離子為止,得甘氨酰甘氨酸。
    本發明所采用的方法簡便易行,且產率較高。通過利用甘油是一種高沸點(沸點為290℃)溶劑,能與水分子形成很強的氫鍵,故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利用這一性質,甘氨酸在甘油中于175~180℃很容易脫水環合,生成相應的中間產物2,5-哌嗪二酮,進而有效的保護了甘氨酸的氮端。本發明所需的材料試劑價廉且易得,并且工藝路線短,收率高,而且不易污染環境,適合于工業化生產。
     
    Ni2+與雙甘氨肽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
     
           雙甘氨肽在氣態中以中性形式存在, 兩性離子在氣態中不穩定. 但是, 兩性離子能在金屬離子作用下穩定存在. 因此, 我們也考慮了雙甘氨肽兩性離子與金屬離子的作用. 對于兩性離子, 在已有的類似工作中, 只有2CO-與金屬離子的作用已被研究。經優化得到的單重態、三重態和五重態的結構都極為相似, 在I和II中Ni2+離子都分別與雙甘氨肽分子中的兩個氧原子(一個是羧基氧原子, 一個為羰基氧原子)和一個末端氮原子(α-氨基氮原子)相連. 比較I和II可知, II是來源于I中的OH 基繞C—O鍵旋轉180°所至. 因此氫鍵的強度可以通過對它們能量比較而得出.III和IV都是Ni2+離子分別與雙甘氨肽分子中羰基氧原子和NH2上N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其不同點也主要在于氫鍵位置: III 中的氫鍵是由NH基上的H與COOH基上的O形成, 而IV中的氫鍵是COOH中的O和H作用形成.V和VI是Ni2+離子分別與雙甘氨肽分子中的兩個氧原子一個是羧基氧原子, 一個是羰基氧原子)和一個肽鍵中的 N (NH 基中的 N)原子相連. 其中VI來源于V的COOH基中的OH基繞C—O鍵旋轉180°而成, 其最大的不同點在于 V 中存在氫鍵而 VI 中不存在氫鍵.另外, VI 的三重態結構中的 Ni—N 鍵已斷裂, 這與單重態和五重態明顯不同. VII 和 VIII 中的雙甘氨肽是兩性離子, 同時金屬離子作用于羧酸基團, 氫鍵存在于雙甘氨肽分子中的3NH+上的氫原子和羰基上的氧原子,VII 和 VIII 互為順反異構體。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