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氟尿嘧啶經氯化、氨化、水解而得。
1.氯化將5-氟尿嘧啶和三氯氧磷加入氯化鍋,攪拌,控制在20℃以下滴加N,N-二甲基苯胺。滴加完畢,升溫到110℃左右反應2h。冷至室溫,放至冰鹽水中冰解,維持15℃攪拌1h。過濾,水洗,得2,4-二氯-5-氟嘧啶。
2.氨化將2,4-二氯-5-氟嘧啶溶解在乙醇中,攪拌,控制在35℃以下滴加氨水。滴畢,降溫至25℃反應3h,減壓回收乙醇至干,加水攪拌升溫到20℃。過濾,用水洗滌結晶,干燥,得出4-氨基-2-氯-5-氟嘧啶。
3.水解將4-氨基-2-氯-5-氟嘧啶和鹽酸混合,攪拌升溫至90-95℃,反應2h后,減壓濃縮至干,加水溶解結晶,加活性炭脫色。過濾,濾液用氨水調pH至7-8,放置過夜。甩濾,用水洗滌結晶,經精制即得氟胞密啶。總收率50%。
該法的起始原料為抗癌藥氟尿嘧啶[51-21-8],也可以采用氟尿嘧啶的前體,即2-甲氧基-4-羥基-5-氟嘧啶為原料,經氯化,氨化,水解制備氟胞嘧啶,收率70%。將上述前體加入甲苯中,再加入二甲基苯胺,加熱至50-60℃,滴加三氯氧磷。然后105-110℃反應3h。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加入甲苯和水的混合液中,在25-40℃攪拌。分出甲苯層,水層用甲苯提出取,將提出取液與甲苯層合并,先減壓回收甲苯,再收集86-90℃(2.66kPa)餾分即得2-甲氧基-4-氯-5-氟嘧啶。
將上步氯化產物與無水甲醇加入壓力釜中,在室溫下通氨至飽和,緩緩升溫使壓力達到0.5MPa,攪拌反應過夜。冷到室溫出料,經處理得2-甲氧基-4-氨基-5-氟嘧啶,熔點189-191℃。將其與30%鹽酸在100-105℃反應3h。水解物減壓蒸干,用水溶解殘留物,加氨水堿化到pH8.5,冷卻至5℃以下,過濾,得氟胞嘧啶粗品,用水重結晶即得5-氟胞嘧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