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過氧化苯甲酰論文

    規格:CP
    包裝:500g
    最小購量:10瓶
    CAS:94-36-0
    分子式:C14H10O4
    分子量:242.23

    過氧化苯甲酰與食品衛生

      過氧化苯甲酰是我國GB2760允許使用的面粉處理劑,近年來經過多方的論證,無論國外和我國的權威部門都已證實,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使用是安全的,而且沒有對面粉的營養產生影響。國際上,至今沒有一個國家禁用,也沒有任何關于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使用對人體有危害的科學報道。

       按照《食品衛生法》,批準或禁用食品添加劑,一定要有科學的依據。而且對于禁用的依據一定要確定其嚴謹性和科學性,不能把一些主觀輿論和沒有定論的觀點作為禁用的依據,更不能有意夸大或者捏造事實去誤導主管部門禁用過氧化苯甲酰。

       有人認為“過氧化苯甲酰只是面粉增白劑,對面粉只有增白作用,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面粉的質量,反而掩蓋了麩星不合格的缺陷”。而事實是過氧化苯甲酰根本不能漂白麩星,反而會使麩星更加明顯;過氧化苯甲酰的作用也不只是漂白劑,更主要的作用是熟化劑,這一點在CAC、FDA、加拿大以及日本的法規中都有明確的解釋,也是食品添加劑的基本常識。

       關于認為“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超標事件時有發生;添加劑和面粉均為粉末,易結團,很難保證和面粉混合均勻,是重大衛生安全隱患。”可以說是對面粉添加劑的使用技術不了解。事實上我國的企業超標使用基本上都在100mg/kg左右,而美國(FDA)對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使用不作限制(GMP),加拿大規定的使用量在150mg/kg, 我國的使用量不存在重大衛生安全隱患。(見附件)

       在面粉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使用普通的微量添加機就能完全達到混合均勻的要求,這是面粉加工的基本常識。如果不是這樣,國家公眾營養中心目前正在推廣《營養強化面粉》中要加的微量添加劑更多,那將如何混合均勻呢?

       如果GB2760沒有科學依據而隨意禁用食品添加劑是不符合WTO的貿易原則,我國臺灣已有禁用過氧化苯甲酰而后又因WTO貿易原則的要求被迫解禁的先例。

       GB2760批準過氧化苯甲酰的使用,就是尊重使用者的要求,是否使用,面粉企業可以自由選擇,采取標識讓消費者自行選擇,這樣才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做法。不能以個別面粉企業不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去剝奪其它面粉企業的使用權力,這是基本的法律常識,更不能以商業利益引發國家、國際標準之爭。

       沒有科學依據的禁用過氧化苯甲酰,那就意味著食品添加劑行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將很難得以保證!另外,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后熟作用可以是面粉加工后的后熟儲存期由15-20天縮短為2-3天,加快了面粉企業的產品周轉,面粉廠是我國廣大小麥種植農戶的主要消化者。我們不能肯定這種鏈條關系的打破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但是沒有科學依據禁用過氧化苯甲酰干預面粉行業的市場競爭并危害農民的利益是不妥的。

       另外,過氧化苯甲酰的安全性已有定論。需要指出的是許多非法物質也可以漂白面粉,更難監控,如果禁用過氧化苯甲酰,很可能導致大量非法漂白面粉,真正的危害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關于過氧化苯甲酰禁用的爭議的一個主要原因

       關于過氧化苯甲酰禁用的爭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現行國家標準不能滿足市場實際需要,加上一些新聞媒體的不負責任的炒作,而引發了關于過氧化苯甲酰的爭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在低于國外的添加量的前提下合理科學的調高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使用量,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GB2760是關系著我國食品衛生的基礎標準,不僅保護著消費者的飲食衛生,同時也是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經營者合法權益的主要法律依據,嚴謹性和科學性是《食品衛生法》和有關法律對GB2760標準的基本要求。如果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禁用過氧化苯甲酰,是對生產企業的合法權益侵害!沒有科學依據或者把商業利益之爭引入國家標準之爭,是不負責任的瀆職的行為,也是我國《食品法》所不允許的。

       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作用

       食品添加劑工業是伴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而發展的,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品質和色、香、味、形,以及延長食品的貯存期等。截止2006年,我國GB2760目前批準的食品添加劑品種有2000多種,但和美國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管理仍屬滯后,今后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可以肯定仍會有多種的食品添加劑被用于我國的食品工業。

       面粉和面制品是我國主要的食品工業,目前,我國GB2760列入的面粉的添加劑只有9種,而其中4種屬于稀釋劑,實際列入的面粉的食品添加劑只有5種。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食品添加劑法典通用標準》(GSFA),面粉中準許使用的面粉處理劑共計26種,相比之下我國的面粉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也仍屬于滯后。

       過氧化苯甲酰是面粉處理劑,“增白劑”是我國對過氧化苯甲酰的俗稱。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CAC/GL 36-1989, Rev. 6 -2001, Amd. 2005)和美國FDA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Title 21、Revised as of April 1, 2003)對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面粉處理劑的作用解釋是:后熟、漂白和防止霉變。1、關于過氧化苯甲酰對面粉的后熟作用

       面粉的后熟又稱為熟化、成熟和陳化。由于新磨的面粉粘性大,缺乏彈性和韌性,不易用來做面點,特別是用來生產饅頭和面包類食品會出現皮色暗、不起個、易塌陷收縮,而且組織不均勻,但是面粉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后,則上述缺點會得以改善,這種現象稱為面粉的“后熟”。

       過去沒用使用過氧化苯甲酰,面粉一般采用較長時間的儲存利用空氣中的氧進行后熟,自然后熟的面粉需要的時間一般以3-4周。而采用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劑,而在面粉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后,由于其在面粉中可以分解釋放出原子氧,使得面粉在幾天內,就可以完成后熟。大大縮短面粉的熟化周期。

       過氧化苯甲酰對面粉的增白作用

       新加工的面粉中含有微量的脂溶性胡蘿卜素,呈淺黃色,影響面粉的色澤,而面粉經過一段時期的貯存,可以依靠空氣中的氧,使脂溶性胡蘿卜素的共軛雙鍵被自然氧化而破壞,使面粉的色澤得以提高和改善。

       為了加快面粉色澤的改善,過去在國外常用電弧法來漂白面粉,當空氣通過高壓電弧時產生了3000℃高溫,空氣中的氮氣就形成了二氧化氮和過氧化氮(N2O4),與面粉混合后而會產生原子氧,破壞面粉中的色素,同時也形成亞硝酸鹽,殘留在面粉中,這種方法用量過度很易造成面粉發青,而且粉色也不理想。另外,也有采用氯氣改善面粉的色澤,主要有三氯化氮、亞硝酰氯類強氧化氣體。這類方法使用工藝復雜,而且難以控制,常常造成粉色不均。所以,以上兩種漂白面粉的方法,都已經很少使用。

       而過氧化苯甲酰是白色粉狀,不僅使用工藝簡單,而且,漂白效果好。所以,被不少國家的面粉企業普遍采用。

       關于過氧化苯甲酰防止面粉的霉變的作用

       由于苯甲酸是食品中普遍使用的防腐劑,可以很好的抑制食品的霉變作用,而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很快轉化成苯甲酸,對防止面粉的霉變具有積極的作用。

       另外,一些觀點認為,過氧化苯甲酰具有可以相對提高小麥的出粉率作用。這主要是因粉色是面粉的主要指標之一,面粉的粉色除了和面粉的加工技術有關外,小麥的出粉率對粉色的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講,出粉率越高,面粉的粉色越差。面粉加工者除了提高加工技術水平外,還要考慮小麥出粉率對面粉色澤的影響。而在面粉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后,由于可以提高面粉的白度,使得面粉加工者可以根據市場的要求相應提高了出粉率。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