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S-(-)-吲哚啉-2-羧酸

    規格:98%
    包裝:25kg/桶
    最小購量:1
    CAS:79815-20-6
    分子式:C9H9NO2
    分子量:163.17

    構式
       

    CAS: 79815-20-6
    分子式: C9H9NO2
    分子量: 163.17

    中文名稱: (S)吲哚啉-2-甲酸
                      (2S)-2,3-二氫-1H-吲哚-2-羧酸
                      (S)-(-)-二氫吲哚-2-羧酸

    英文名稱: (S)-(-)-Indoline-2-carboxylic acid
                      Perindopril Intermediate

    性狀描述:白色至淡黃色結晶粉末,熔點177 °C (dec.),比旋光度-112.5 o (c=1, 1N HCl),折射率-116 ° (C=1, 2mol/L HCl)。

    生產工藝:目前合成(S)-吲哚啉-2-甲酸衍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拆分法。以外消旋的吲哚啉-2-甲酸為原料,在乙醇溶劑中用(R)-α-甲基芐胺為拆分試劑對其進行拆分,得到(S)-吲哚啉-2-甲酸,收率為63%。

    2)不對稱合成法。以鄰溴芐基溴和甘氨酸叔丁酯衍生物為反應物, 在金雞納堿衍生物的催化下經自由基環合反應得到了(S)-吲哚啉-2-甲酸叔丁酯,然后經水解得到目標產物(S)-吲哚啉-2-甲酸,收率為71%。

    3)硝基胺化合成法。以廉價易得的L-苯丙氨酸為原料, 在硝酸脲的硝化作用下得到2,4-二硝基-L-苯丙氨酸,然后經分子內的硝基胺化而得到6-硝基-(S)-吲啉-2-甲酸,該環合收率為66%。

    4)偶聯合成法。以鄰鹵-L-苯丙氨酸為原料,在銅鹽催化下經偶聯反應得到(S)-吲哚啉-2-甲酸,收率達96%。

    制備:
    1  2-氯-L-苯丙氨酸鹽酸鹽
    在250 mL 三口燒瓶中,加入25.6 g(0.10 mol)(S)-2-乙酰氨基-3-(2-氯苯基)丙酸甲酯,71.6 mL 去離子水,35.8 g(0.36 mol)濃鹽酸,攪拌溶解后,升溫至回流狀態下反應4 h。

    反應結束后,將混合物減壓蒸餾除溶劑,得到淺粉色粉末狀固體粗品, 并以少量乙酸乙酯洗滌、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固體22.9 g,收率為97.0%。

    2 (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
    在50 mL 三口燒瓶中加入5.30 g (50 mmol)碳酸鈉,25 mL 去離子水和4.72 g (20 mmol)2-氯-L-苯丙氨酸鹽酸鹽,升溫攪拌至溶解,再加入0.10 g 氯化亞銅,氮氣保護,加熱回流反應2 h。

    反應結束后加入0.5 g 活性炭脫色,抽濾,然后將所得濾液用稀鹽酸調pH 至4.0,有大量白色固體析出,過濾、濾餅水洗、干燥,得到白色粉末2.96 g,收率為90.9%。

    用途:(S)-吲哚啉-2-甲酸是合成培哚普利的關鍵中間體。培哚普利是一種無巰基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廣泛用于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該類衍生物不僅具有普遍的降壓作用,還可以作為肝X 受體調節劑、以及具有抗癌等藥理活性。

    參考文獻:
    1、吲哚-2-甲酸和(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和相互轉化研究進展 劉金強; 錢超; 陳新志 有機化學 2011-05-15 期刊 5
    2、以L-苯丙氨酸為“手性源”合成(S)-吲哚啉-2-甲酸及其衍生物 劉金強 浙江大學 2010-04-01 博士 1
    3、(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工藝 霍利春; 劉生麗; 李春新 蘭州理工大學學報 2015-08-15 期刊
    4、(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工藝研究 張苗; 夏建勝; 呂宏初; 謝媛媛; 李堅軍 化工生產與技術 2014-04-25 期刊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