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龍腦酯百科知識
乙酸龍腦酯有三種光學異構體,即左旋體(l-體)、右旋體(d-體)、外消旋體(dl-體)。l-體存在于松杉類樹的針葉油中,如加拿大鐵杉、白冷杉、白云杉、赤云杉和東方云杉等的葉油中,也存在于芫荽、百里香和纈草精油中;而d-體多存在于松類的針葉油中,如白霜卡里松、黑松等針葉精油中;也存在于薰衣草精油中;柏樹葉中也有。乙酸龍腦酯有清涼的松木香氣,并有樟腦似的氣息。可作為香料用于各種化妝品、香精等,又可作為食用香料。制備方法可由植物中直接單離,也可用化學法合成。
【乙酸龍腦酯光學異構體】
中文名稱: 乙酸冰片酯
英文名稱: Bornyl acetate
化學名稱:1,7,7-三甲基雙環[2.2.1]庚-2-醇乙酸酯
CAS號: 76-49-3
分子式:C12H20O2
分子量:196.29
左旋體(l-體)
相對密度:0.9920
熔點:27.4℃
沸點:223-224℃(標準大氣壓),103℃(1.867×103Pa)
閃點:84oC
折射率:1.4634
比旋光度:-44.45o(未稀釋)
右旋體(d-體)
相對密度:0.9920
熔點:27.7 oC
沸點:223-224oC(標準大氣壓),92-93oC(1.067×103Pa)
閃點:84oC
折射率:1.4623(22℃)
比旋光度:+44.38o(乙醇)
外消旋體(dl-體)
相對密度:0.991
熔點:27.7℃
沸點:223-224℃(標準大氣壓),98℃(1.333×103Pa)
閃點:84℃
折射率:1.4639
【理化性質】
乙酸龍腦酯在27℃以上為無色液體,低于26℃時為微細結晶及白色結晶,呈清涼、愉快的草藥和松葉香氣,有甜味。有三種旋光體:左旋體(l-體)、右旋體(d-體)、外消旋體(dl-體)。溶于乙醇、乙醚、大多數非揮發性油和揮發性油,微溶于水,不溶于丙二醇和甘油。
【用途】[1,3]
①用作香料。乙酸龍腦酯用于化妝品、香皂及室內消毒殺菌劑、室內空氣清新劑、室內噴霧香精、浴用香精和爽身粉原料; 常用以配制馥奇、熏衣草、古龍、素心蘭以及森林型等香型香精。IFRA沒有限制規定。
②用作食用香料。乙酸龍腦酯被FEMA認定為GRAS,FEMA編號2159,并經FDA 批準食用,歐洲理事會也將乙酸龍腦酯列入可用于食物中而不危害人體健康的人造食用香料表中,其最高用量為2mg/kg。乙酸龍腦酯為我國 GB2760—1996規定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可用于配制薄荷、菠蘿和香辛料香型香精。
③用作硝酸纖維素溶劑和增塑劑。
【制備方法】[1]
①直接從松葉油(含30%~40%)中單離。
②從松杉類針葉油中單離l-體;從柏類針葉油中單離d-體。
③以莰烯和醋酸為原料,在催化劑(硫酸和活性陶土、陽離子交換樹脂KY-2-8、KY- 23)作用下進行反應,可制得乙酸龍腦酯。使用固體催化劑比使用硫酸為催化劑時收率高。此外,未反應的莰烯和醋酸,還可循環使用。
莰烯和醋酸反應制備乙酸龍腦酯化學反應方程式
④以龍腦和無水乙酸(乙酐)為原料,在硫酸(或乙酸鈉)存在下,加熱使之反應,可制得乙酸龍腦酯,根據所用龍腦的光學性,可分別制得l-體、d-體。但多數為l-體。這是因為龍腦多為l-體。
⑤由松油烴、樟腦烴合成樟腦時的中間體制備。
【鑒別方法】[2]
香氣鑒定。
【毒理學依據】[2]
GRAS FEMA 2159;FDA 172.515;COE 207
【使用范圍及使用量】
①FEMA最高參考使用量(mg/kg):軟飲料,1.1;冷飲,1.8;糖果,1.9;焙烤食品,1.4;布丁類,70;膠姆糖,0.8;糖漿,0.2。
②實際使用參考:乙酸龍腦酯主要用于配制可樂、芒果、薄荷和菠蘿等香精,也可用于調味香精中。
【參考資料】
1 安家駒 主編; 包文滁, 王伯英, 李順平 合編. 實用精細化工辭典.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 第46-47頁
2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編著. 食品添加劑手冊.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2
3 劉樹文 編著. 合成香料技術手冊.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 第466-4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