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合成5-硝基香蘭酸
【摘要】 目的:研究了5-硝基香蘭酸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4-甲基愈創木酚為原料,先用乙酸酐將酚羥基保護起來,再通過強氧化劑的氧化作用將甲基氧化為羧基,最后水解得香蘭酸,再經硝化制得5-硝基香蘭酸。結果:得到亮黃色晶體產物,收率為73%。結論:本法操作簡易,原料易得,適合工業生產。
【關鍵詞】 5-硝基香蘭酸 合成 中間體
5-硝基香蘭酸的化學名為4-羥基-3-甲氧基-5-硝基苯甲酸,可用于3,5-雙取代兒茶酚類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I)抑制劑托卡朋(tolcapone)的合成[1],或作為合成利福霉素類抗生素(3-羥基甲氧基利福霉素,3-羥基利福霉素)生物合成的前體。
目前5-硝基香蘭酸的合成工藝路線有如下幾條:一是用香蘭素為原料,先硝酸銀氧化再硝化制得[2];也可先在冰醋酸中用濃硝酸硝化再用硝酸銀氧化制得[3]。先氧化后硝化法,收率61.58%;先硝化后氧化法,收率34.15%,經改進可提高至85%[4]。二法均用AgNO3,但AgNO3價格貴,且操作煩瑣,不利于工業化生產。二是用香蘭素為原料,在氫氧化鉀和空氣存在下,直接加熱融化氧化,制得香蘭酸,再在冰醋酸中用濃硝酸硝化得5-硝基香蘭酸[5]。該路線相對簡便易行,原輔料價廉易得,總收率82.5%。以上路線,其共同特點是以香蘭素為原料,我們受香蘭素生產工藝的啟發,從香蘭素生產工藝的半合成法之一的4-甲基愈創木酚為起始原料,經酚羥基保護,氧化得香蘭酸,跨過了合成香蘭素,然后再借鑒其它5-硝基香蘭酸生產工藝,將香蘭酸硝化得目標產物5-硝基香蘭酸。工藝路線如下:
1 儀器與試劑
儀器:X-6型顯微熔點測定儀(北京泰克儀器有限公司);試劑:4-甲基愈創木酚(純度97%,福建永安林業有限公司生產);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2 實驗方法
2.1 香蘭酸(2)的合成
在250mL干燥的三頸瓶中,加入4-甲基愈創木酚5.5g(0.04mol),緩緩加入乙酸酐4mL(0.042mol),開動攪拌器使固體全部溶解,然后在攪拌條件下緩慢滴加濃硫酸2mL,在水浴上加熱,溫度控制在35~50℃,維持反應10~15min,繼續攪拌,直到反應液溫度降至室溫。待反應液降至室溫后,加入50mL水,將高錳酸鉀5g分批加至三頸瓶中,回流攪拌2.5h,直至回流液不再出現油珠。將反應混合物趁熱過濾(濾液如果呈紫色,可加少量亞硫酸氫鈉使紫色褪去,重新減壓過濾),濾去二氧化錳,濾液在冰水中冷卻得黃色絮狀物,靜置10min。過濾得黃色晶體,用水重結晶得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甲酸。
再將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甲酸投入到另一反應器中,另將氫氧化鈉溶于蒸餾水中,將氫氧化鈉溶液加至反應器中,在水浴中加熱并攪拌,沉淀溶解后停止加熱繼續攪拌,當反應混合物呈黃綠色半固體狀時,冷卻,加入蒸餾水30mL將混合物溶解,再用濃鹽酸酸化至pH2~3,析出大量沉淀后過濾得粗品,用水重結晶得香蘭酸5.98g(收率89%),mp209~211℃(文獻:收率89%~95%,mp210~211℃[3]。)
2.2 5-硝基香蘭酸(1)的合成
將3.36g(0.02mol)香蘭酸溶于冰醋酸15mL中,在室溫下滴加65%硝酸3mL,同溫反應50min,倒入冰水250mL中,過濾,再用冰醋酸重結晶得亮黃色晶體[5]。
3 結果
合成得亮黃色晶體產物3.11g,收率為73%,mp為213~216℃(文獻[5]:收率93%,mp214~215℃[3]),產品狀態與文獻一致。
4 討論
實驗中是以更便宜的4-甲基愈創木酚為原料,在酚羥基保護下,用強氧化劑直接氧化為香蘭酸而不生成香蘭素,然后再硝化生成終產物,降低了成本,并且只用一步氧化就得到中間產物香蘭酸。 實驗的關鍵的部分在酚羥基保護上,如果酚羥基沒有保護好,那么4-甲基愈創木酚就會被氧化成醌,影響反應繼續進行。因此必須選擇好的酰化劑。本實驗選用乙酸酐為酰化劑,理論上應用了酰化反應中酚的O-酰化反應,結果表明酰化劑選用合適,比較好的保護了反應物的酚羥基。
香蘭酸與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物(混酸)作用,生成5-硝基香蘭酸的機理值得研究。在硝化反應中濃硫酸既是脫水劑,又是催化劑,它與硝酸作用生成親電試劑硝酰正離子。硝酰正離子進攻苯環生成正碳離子中間體,此中間體不穩定,易失去一個質子生成5-硝基香蘭酸。此步反應為親電取代反應機理,甲氧基、羥基為活化苯環基團,是鄰、對位定位基且羥基為強致活基團;羧基為鈍化苯環基團是間位基,因此硝化反應中硝酰正離子進攻羥基的鄰位,此位正好為羧基的間位。
注意調節攪拌速度,如果速度過慢,會導致反應物混合不均勻,從而影響反應的速度和質量。為使反應充分進行,在滴加完畢后,應繼續攪拌一段時間,使之反應充分。滴加濃硫酸的速度以每秒1~2滴為最佳,使濃硫酸與藥品充分接觸,催化反應。并且要分次投放4-甲基愈創木酚,投料過快將導致4-甲基愈創木酚與藥品反應不充分,影響實驗的下一步進行。本方是合成5-硝基香蘭酸的新方法,雖然收率較其它方法略低,但其優點不容忽視,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Bernauer K, Borgulya J, Bruderer H, et al. Preparation of 3,5-disubstitued pyrocatechol derivatives as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s [J].AU:603788,1990-11-29
[2]Irwin A P. Reactions of vanillin and its derived compounds. The reaction of· vanillin with alkali and silver nitrate[J]. J Am Chem. Soc, 1946,68:11001101
[3]Traxler P, Ghisalba O. A genetic approach to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rifamycin-chromophore in Nocardia mediterranei.V. Studies on the biogenetic origin of 3-substituents[J]. J Antibiot(Tokyo), 1982, 35(10):13611366
[4]陳毅平.5-硝基香蘭酸的合成[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1,32(5):230231
[5]陳毅平.5-硝基香蘭酸的合成[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3,34(7):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