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甲基苯甲酰氯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 3,5-二甲基苯甲酰氯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安全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 3,5-二甲基苯甲酸為原料經合成制得的 3,5-二甲基苯甲酰氯產品。
分子式:C9H9ClO 相對分子質量:168.62 (按 2007 年國際相對原子質量)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190-2009 危險貨物包裝標志
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 6680-2003 液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8170-2008 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3 要求
3.1 外觀
無色至微黃色透明液體。
3.2 要求
應符合表1規定。
表 1
4 試驗方法
4.1 一般規定
項 目 指 標
純 度,%, ≥ 99.00
不明雜質,%, ≤ 0.20
除非另有規定,僅使用確認為分析純的試劑。檢驗結果的判定按GB/T 8170 中的4.3.3 修約值比較法進行。
4.2 外觀
將約25 ml產品置于50 ml的比色管中,觀察顏色及是否有雜質(如黑色顆粒等)。
4.3 純度及不明雜質
4.3.1 試驗用試劑
a) 甲苯;
b) 氮氣,純度≥99.99 %;
c) 氫氣,純度≥99.99 %;
d) 空氣(干燥凈化)。
4.3.2 試驗用儀器
a) 氣相色譜儀:程序升溫,配 FID 檢測器;
b) 色譜柱:DB-1 毛細管柱,柱長 15 m,內徑 0.32 mm,膜厚 1.0 μ m ;
c) 進樣器:10μ L;
d) 50 ml 的量筒或量杯;
e) 色譜工作站。
4.3.3 試驗條件
a) 載氣:氮氣,純度≥99.99 %,柱前壓 0.10 Mpa;
b) 燃氣:氫氣,純度≥99.99 %,流速 30 ml/min;
c) 助燃氣:空氣,流速 300 ml/min;
d) 進樣器溫度:225 ℃;
e) 檢測器溫度:250 ℃;
f) 柱箱溫度:初溫 70 ℃,保持 2.5 min,每分鐘升 10 ℃至 190 ℃,保持 6 min,每分鐘升 25 ℃至 240 ℃,保持 5 min。
4.3.4 試驗步驟
開啟氣相色譜儀, 設定溫度,待基線正常 30 min,量取 10 ml 樣品,迅速倒于 20 ml 甲苯中,搖勻,取 0.2μ L 進樣。重復進樣一次。
4.3.5 數據處理
溶劑甲苯峰不積分,樣品峰全部積分,得到面歸積一法主含量及主雜質含量。兩次平行測定主含量結果絕對差值不大于 0.2 %,取其算術平均值為分析結果。
5 檢驗規則
5.1 產品出廠前應逐批全項經公司質檢部門檢驗合格,開具檢驗報告單方可出廠。
5.2 組批與抽樣
5.2.1 每連續生產一釜為一個檢驗批,采樣按 GB/T 6680 進行,本產品每批取樣量為 200 mL。
5.2.2 產品取樣后,平均分為兩份,一份用于檢驗,另一份裝于干凈的深色玻璃瓶中密封,貼上標簽,
注明:產品名稱、批號、留樣人姓名,置于陰涼防潮、避光處保存備查,如客戶有需求,留一份交客戶復檢。
5.2.3 判定規則
檢驗結果有不合格項時,允許加倍重新取樣復檢,若復檢仍不合格,即判定產品為不合格品。
5.3 仲裁
當供需雙方對產品的質量發生異議需仲裁時,仲裁機構可由雙方協議選定。用戶應在產品到貨之日起一個月內提出仲裁檢驗。仲裁時應按本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進行。
6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6.1 標志
在產品包裝上應標注有產品名稱、商標、批號、毛重、凈重、生產廠名稱、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志,以及包裝儲運標志,其中包裝儲運圖示標志應符合 GB 190、GB/T 191 規定。
6.2 包裝
產品用潔凈、干燥的 PE 塑料桶或襯塑鐵桶包裝,包裝規格為 200 kg/桶或 250 kg/桶,或按客戶要求包裝。
6.3 運輸
產品運輸中嚴禁野蠻裝卸,嚴禁與強氧化性、強還原性物質混運,并有防雨、防曬措施。并符合交通部、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第九類"腐蝕性物品"之規定的運輸和裝卸。
6.4 貯存
產品應貯存在通風、干燥、環境溫度在 40 ℃ 以下的倉庫或大貯罐內,避光保存,嚴禁與強氧化性、強還原性物質混放。
7 安全要求
7.1 3,5-二甲基苯甲酰氯是腐蝕類物品,其涉及的安全問題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范
7.2 3,5-二甲基苯甲酰氯的運輸、儲存、使用和事故處理等環節涉及安全方面的數據和信息應包含在“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中,生產商或者供應商提供其產品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7.3 3,5-二甲基苯甲酰氯是腐蝕品物品,其與強氧化劑及強堿,水反應會形成鹽酸及氯化氫氣體等,有較強的腐蝕性。
7.4 3,5-二甲基苯甲酰氯生產裝置應按規定配備各類滅火器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穿戴合適的防護服、手套,并使用合適的防護眼鏡和面罩。
7.5 廢棄處置:化學廢棄物及有害設備的廢棄要符合地方政府的有關法規,聯系專業授權的廢棄物處置服務處理這類物品。
7.6 作業人員防護措施、防護裝備和應急處理程序、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
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佩戴自給式正壓式呼吸器,穿工作服、膠靴、戴膠手套從上風進入現場,切斷泄露源,關閉所有火源,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打掃干凈,裝入桶內送廢棄物處理處。保持泄露區域內通風及干燥。
7.7 環境保護措施:防止進入下水道,用圍堰收集泄漏物。
7.8 泄露化學品的收集及處理辦法及使用的處理容器:容器清空后仍可能有化學品危害或危險存在。如有可能,請將容器返還給供應商循環使用。絕不能讓洗滌設備用的水進入下水道,以便處理后排出。盡量回收泄漏物,交給有資質的處理機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