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對甲苯胺藍用途

    規格:99%
    包裝:25kg/桶
    最小購量:1
    CAS:6578-06-9
    分子式:C8H6BrClNO4P.C7H9N
    分子量:433.63

    對甲苯胺藍的應用

    背景及概述[1][2]
    對甲苯胺藍是一種有機試劑,為提高外陰癌活檢陽性率的外用藥物。將1%對甲苯胺藍溶液涂抹外陰部,過2~3分鐘干燥后再用1%醋酸脫色,如有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潤癌病變區域呈紫藍而不脫色。在不脫色區作活檢可提高早期診斷及多發中心性癌診斷的陽性率。但此種方法對良性潰瘍可致假陽性;而對非典型病變區表面角化亢進者,經醋酸洗后可脫色而得假陰性結果。

    藥理作用[2]
    木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木材腐朽是破壞木材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白腐菌是多種木腐菌中破壞木材細胞壁最為嚴重的。為抑制病原菌,提高木材利用率,于洪楓等人利用低毒、低污染的對甲苯胺藍(TB)介導的光動力療法對白腐菌抑制作用進行研究。通過牛津杯法測試不同濃度的TB(0. 01、0. 02、0. 05 mg/m L)作用于白腐菌時,沒有觀察到抑菌作用。當采用低功率的630nm激光激發TB時,發現三組濃度光敏劑TB對白腐菌均起到抑制作用,隨TB濃度增加抑菌率分別為69.67%、91. 21%、99. 44%。實驗結果表明:對甲苯胺藍介導的光動力療法對白腐菌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且光敏劑濃度與其抑菌效果呈現正相關性,體現了良好的木材防腐效果。

    應用[3-5]
    一、CN201310599323.2提供一種對甲苯胺藍-DNA酶瓊脂培養基,所述培養基的組分包括15.5g/L 7.5%氯化鈉肉湯、0.5g/L DNA、1.5g/L氯化鈣、6.3g/L三羥甲基氨基甲烷、0.088g/L對甲苯胺藍,pH值為8.9-9.1。

    所述的對甲苯胺藍-DNA酶瓊脂培養基的應用,用于核糖核酸酶檢測。

    具有脫氧核糖核酸酶的細菌分解培養基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使DNA長鏈水解成數個單核苷酸的寡核苷酸短鏈,使指示劑對甲苯胺藍作用變成粉紅色;氯化鈣提供陽離子作為激活劑;氯化鈉維持均衡的滲透壓;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為緩沖劑;瓊脂為培養基的凝固劑。

    稱取本品 27.58g,加熱溶解于1000ml 蒸餾水中,分裝三角瓶。

    如立即使用可不需滅菌。如不立即使用,121℃高壓滅菌 15 分鐘。

    已滅菌的培養基在室溫可存放 4個月無變化,并經數次熔化后仍可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培養基組方簡單,制備操作方便,成本低,利于推廣應用;

    2、菌生長迅速,變異率低;

    3、便于觀察,分析。

    二、CN201110054955.1公開了用于篩選口腔內膜細胞早期病變的組合試劑,包括:作為檢測試劑生化試劑的對甲苯胺藍,作為檢測試劑輔助試劑的醋酸,所述對甲苯胺藍溶液的濃度為0.2~2%,所述醋酸溶液的濃度為0.01~5%。本發明還公開了用于篩選口腔內膜細胞早期病變的組合試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用醋酸漱口1-2分鐘,再用對甲苯胺藍與醋酸混合溶液漱口1-2分鐘,最后用醋酸漱口1-2分鐘,所述的對甲苯胺藍與醋酸混合溶液的配比為:1∶0.5-1。

    三、CN201610342904.1提供一種基于石墨炔對甲苯胺藍復合材料的真菌毒素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1)用Al2O3拋光粉將直徑4 mm的玻碳電極打磨平滑,超純水清洗干凈;將5 ~ 8 µL、0.4 ~ 4 mg/mL石墨炔@對甲苯胺藍Gy@TB復合材料滴加到電極表面,超純水沖洗,室溫下晾干成膜;

    (2)滴加3 ~ 8 µL,質量分數為0.1% ~ 5%的羥丙基殼聚糖在電極表面,超純水沖洗,室溫下晾干;

    (3)滴加1 ~ 5 µL,質量分數為0.1% ~ 1%的戊二醛水溶液在電極表面,超純水沖洗,室溫下晾干;

    (4)依次滴加5 ~ 8 µL真菌毒素抗體,5 ~ 8 µL、質量分數為0.5% ~ 3%的牛血清 白蛋白BSA溶液于電極表面,超純水沖洗,4℃冰箱中晾干;

    (5)滴加5 ~ 8 µL、0.06 ~ 40 ng/mL的一系列不同濃度的真菌毒素抗原標準溶液 至電極表面,超純水沖洗,4℃冰箱中晾干。

    石墨炔@對甲苯胺藍Gy@TB復合材料的制備:將1 ~10 mg的石墨炔Gy和0.5 ~ 5 mg的對甲苯胺藍TB加入0.5 ~ 5 mL的超純水中, 室溫振蕩24 h,得到復合材料石墨炔@對甲苯胺藍Gy@TB。

    一種基于石墨炔對甲苯胺藍復合材料的真菌毒素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應 用,所述的真菌毒素,選自下列之一:嘔吐霉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馬毒素,黃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

    本發明的有益成果

    (1)石墨炔的使用,實現了對傳感器底層比表面積成功放大,同時能夠很好的促進 電極表面的電子傳遞。

    (2)石墨炔@對甲苯胺藍Gy@TB復合材料的使用,使得信號分子得以增加,擴展了傳感 器的線性范圍,降低了檢出限。

    (3)羥丙基殼聚糖的使用,增強了傳感器表面Gy@TB復合材料的牢固固載,同時實現了對抗體的化學鍵連接,實現了超靈敏穩定檢測。

    主要參考資料
    [1] 中華性醫學辭典

    [2] 于洪楓,牟洪波,戚大偉,俞瑩.對甲苯胺藍介導的光動力療法對一種白腐菌的抑制[J].森林工程,2019,35(02):50-54+81.

    [3] CN201310599323.2 一種對甲苯胺藍-DNA酶瓊脂培養基及其應用

    [4] CN201110054955.1 用于篩選口腔內膜細胞早期病變的組合試劑及其使用方法

    [5]CN201610342904.1 一種基于石墨炔對甲苯胺藍復合材料的真菌毒素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