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卡巴匹林鈣用途

    非售品
    CAS:5749-67-7
    分子式:Ca(C9H7O4)2.CH4N2O
    分子量:458.44

    卡巴匹林鈣

    【概述】
    卡巴匹林鈣( Carbasalate calcium),它是乙酰水楊酸鈣(阿司匹林的鈣鹽)和尿素的螯合物。臨床上是一種鎮痛藥,解熱藥和抗炎藥,也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取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精密稱定,加鹽酸(0.1mol/L)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卡巴匹林鈣100μg的溶液。另取卡巴匹林鈣對照品,加鹽酸溶液(0.1mol/L)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卡巴匹林鈣100μg的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ⅣA),在276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度,計算,即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卡巴匹林鈣
    英文名稱:Carbasalate calcium;
    英文別名:calcium,2-acetyloxybenzoate,urea;Carbasalato calcico;Alcacyl;CARBASPIRIN CALCIUM;Carbasalatcalcium;Rheomin;2-acetyloxybenzoate;Carbaspirin calium;Carbasalate calcique;
    CAS號:5749-67-7
    分子式:C19H18CaN2O9
    分子量:458.43200
    精確質量:458.06400

    【藥理作用】[1]
    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由于不含鈉,故對禁鈉者也可使用。與同類藥物相比,消化道耐受性好,并且很少有胃痛現象發生。口服吸收迅速,20min后乙酰水楊酸達血藥濃度峰值,1h后水楊酸濃度達峰值。本品的分布符合二室開放模型,水楊酸鹽大部分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經結合和羥基化形成無活性的代謝物,經腎臟排泄。消除半衰期隨劑量增加而延長。

    【藥代動力學】[2]
    卡巴匹林鈣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較阿司匹林有所提高,起效快。口服卡巴匹林鈣1h后測得血漿內水楊酸鹽的平均峰值為72.2μg/ml,而普通阿司匹林2h后的峰值僅為67.7μg/ml。與血漿蛋白廣泛結合,迅速分布在全身組織中。

    【適應證】[3]
    臨床用于感冒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月經痛、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并用于預防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心肌梗死或手術后的血栓形成。

    【禁忌】
    1.孕婦、哺乳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對阿司匹林過敏者;
    3.肝病患者;
    4.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危險的患者;
    5.正在使用抗凝藥的患者;
    6.月經過多者;
    7.痛風患者;
    8.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前后。
    9.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0. 對水楊酸過敏。

    【注意事項】
    (1)胃、十二指腸潰瘍,對乙酰水楊酸有過敏史,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危險的患者禁用。不滿1歲的嬰兒、有消化道出血或十二指腸潰瘍,肝、腎功能不全,哮喘,月經過多或痛風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慎用。
    (2)出水痘或感冒的幼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遵醫囑。孕婦頭3個月、最后4周內禁用。
    (3)未經醫生許可,不宜長期使用本品。大劑量應用易致蓄積。
    (4)若出現耳鳴、聽覺敏感度下降、頭痛通常是劑量過大的征兆。

    【制劑規格】
    散劑:每袋含乙酰水楊酸鈣一脲散0.6g。
    片劑:每片0.636、0.1272g。

    【用法用量】
    口服:應把藥粉或藥片溶解于半杯溫水中服用。用于疼痛及發熱性疾病,每日25~50mg/kg,分4~6次服用。用于風濕性疾病,每日50~100mg/kg,分4~6次服用。不滿30個月的嬰兒,日劑量不超過80mg/kg。

    參考材料:
    1. 蔣錦良,張士靈,季大洪 主編.常用新藥手冊.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 韓可可,陳紅,田玉柱,王佩,王嘉鵬,徐維,權丹,周雨卉.卡巴匹林鈣在豬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和安全性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6,(第1期).
    3. 卡巴匹林鈣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