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草酸亞鐵質量檢測

    非售品
    CAS:516-03-0
    分子式:FeC2O4·2H2O
    分子量:

    草酸亞鐵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草酸亞鐵的性狀、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及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生產的草酸亞鐵。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T601-2002 化學試劑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GB/T 602-2002 化學試劑 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GB /T603-2002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及制品的制備
    GB/T6678 化工產品采樣總則
    GB/T6679 固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 /T6682-2008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8170-2009 修約規則和極限數值的表示方法
    GB/T9728 化學試劑 硫酸鹽測定通用方法
    GB/T9738 化學試劑 水不溶物測定通用方法
    JJF1070-2005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3 性狀
    本品為淺黃色粉末狀結晶,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分子式:FeC2O4·2H2O
    相對分子質量:179.9(按 2007 年國際相對原子質量)
    4 要求
    表1 要求
    名稱                   優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草酸亞鐵(FeC2O4·2H2O),% ≥ 99.5 99.0 98.0
    氯化物(以 Cl-計),% ≤ 0.005 0.01 0.02
    硫化合物(以 SO42-計),% ≤ 0.01 0.05 0.10
    鉛(Pb),% ≤ 0.001 0.002 0.01
    干燥失重,% ≤ 0.30 0.40 0.50
    5 試驗方法
    本章中除另有規定外,所有標準滴定溶液、標準溶液、制劑及制品均按GB/T601-2002、GB/T602-2002、GB/T603-2002的規定制備,試驗用水應符合GB/T6682-2008中三級水規格。樣品均按精確至0.01g稱量。
    5.1 含量
    5.1.1 原理
    在酸性條件下,用高錳酸鉀計量氧化試樣中的二價鐵離子和草酸根離子,加入磷酸掩蔽反應生成的Fe3 +。
    5.1.2 試劑和材料
    5.1.2.1 硫酸。
    5.1.2.2 磷酸。
    5.1.2.3 高錳酸鉀標準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
    5.1.3 儀器
    5.1.3.1 通常實驗室用儀器。
    5.1.3.2 可控溫電爐。
    5.1.4 分析步驟
    于 250 mL 三角燒瓶中準確稱入 0.2g~0.25g 試樣(精確至 0.0002g),加入 100 mL 含有 8mL 硫酸的水溶液和 5 mL 磷酸,搖勻,讓試樣溶解,用高錳酸鉀標準滴定溶液 (c(1/5KMnO4)=0.1mol/L)滴定,近終點時,加熱至 65℃,繼續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并保持 30s 不變。同時做空白試驗。
    5.1.5 分析結果的表述
    試樣中草酸亞鐵(FeC2O4·2H2O)的質量分數 X1(%)按式(1)計算

           (V-V0)×C×179.9
    X=-----------------------×100%......................... (1)
                1000×m×3
    式中:
    V——滴定試樣溶液消耗高錳酸鉀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數,mL;
    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高錳酸鉀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數,mL;
    c——高錳酸鉀標準滴定溶液的濃度,mol/L;
    179.9—— FeC2O4·2H2O的相對分子質量;
    m——試樣的質量,g。
    5.1.6 允許差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20%。
    5.2 氯化物的測定
    稱取 1.0g 樣品,溶于 10mL 水,7mL 硝酸溶液(25% )中,搖勻,過濾后加 1mL0.1mol/L 硝酸銀,稀釋至 25mL,搖勻,放置 10min。所呈濁度不得大于標準。
    標準是取 25mL 不含氯化物的草酸亞鐵溶液及下列數量的 Cl:
    優等品…………………………0.05mg;
    一等品…………………………0.1mg;
    合格品…………………………0.2mg。
    注:不含氯化物的草酸亞鐵溶液的制備。稱取10.0g樣品,溶于100mL水及 70mL25%硝酸中,加10.0mL0.1mol/L硝
    酸銀,稀釋至250mL,放置12~18h,過濾。
    5.3 硫化合物的測定
    稱取2.0g試樣加入少許水潤濕,加入10 mL硝酸溶液(25%)溶解后,稀釋至50 mL,搖勻,靜置30min,過濾,棄去最初的5 mL,取25 mL,稀釋至與標準相同刻度,加入3 mL250g/L氯化鋇溶液,搖勻放置10min,溶液所呈濁度不得大于標準。
    標準是取2g樣品加10mL25% HNO3溶解后,加入3 mL250g/L氯化鋇溶液,稀釋至50 mL,搖勻,靜置30min,過濾,棄去最初的5 mL,取25 mL,加入下列數量的 SO42-標準溶液,稀釋至50mL,加入3 mL250g/L
    氯化鋇溶液,與樣品進行濁度對比。
    優等品……………………………0. 1mg;
    一等品……………………………0.5mg;
    合格品……………………………1.0mg
    5.4 鉛(Pb)的測定
    5.4.1 原理
    試樣經鹽酸溶解后,試樣溶液中的鉛在空氣-乙炔火焰中原子化,所產生的原子蒸汽吸收從鉛空心陰極燈射出的特征波長283.3nm的光,吸光度值與鉛基態原子濃度成正比。
    5.4.2 試劑與材料
    5.4.2.1 鹽酸,優級純
    5.4.2.2 硝酸,優級純;
    5.4.2.3 鹽酸溶液,(1+1);
    5.4.2.4 硝酸溶液,(1+100);
    5.4.2.5 鉛標準溶液,0.1mg/mL;
    5.4.2.6 溶解乙炔。
    5.4.3 儀器
    5.4.3.1 通常實驗室儀器
    5.4.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附有空氣-乙炔燃燒器及鉛空心陰極燈。
    5.4.4 分析步驟
    5.4.4.1 試樣溶液的制備
    稱取 1.0000g 樣品,加 5 mL 的 1+1 鹽酸(5.4.2.3),加熱溶解,溶液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以硝酸(5.5.2.4)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
    5.4.4.2 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吸取鉛標準溶液(5.4.2.5)0,1.00,5.00,10.00,15.00mL于5個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1+1鹽酸 ( 5.4.2.3 ) , 用 硝 酸 定 容 ( 5.4.2.4 ) , 混 勻 。 此 標 準 系 列 溶 液 鐵 質 量 濃 度 分 別 為0,1.00,5.00,10.00,15.00μ g/mL。在選定最佳工作條件下,于波長283.3nm處,使用空氣乙炔火焰,以鉛含量為0的標準溶液為參比溶液調零,測定各標準溶液的吸光值。以各標準溶液的鉛的質量濃度(μ g/mL)為橫坐標,相應的吸光值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
    5.4.4.3 測定
    試樣溶液直接(或適當稀釋后)在于測定標準系列溶液相同的條件下,測定試樣溶液的吸光值,在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鉛的質量濃度(μ g/mL)。
    5.4.5 分析結果的表述
    鉛(Pb)含量X2以質量分數表示,按式(2)計算:
            p×D
    X=--------------×100%..................... (2)
           10000×m
    式中:
    ρ -由工作曲線上查出的試樣溶液中鉛的質量濃度,μ g/mL;
    100-試樣溶液的體積,mL;
    D-測定時試樣溶液的稀釋倍數;
    m-試料的質量,g。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值。
    5.5 干燥失重的測定
    5.5.1 原理
    將試樣平鋪在規定尺寸的稱量皿中,在適宜的溫度下加熱到質量恒定。
    5.5.2 儀器
    5.5.2.1 烘箱,能控制溫度 105±2℃,并有微弱的自然通風;
    5.5.2.2 稱量瓶,Φ 70×35mm
    5.5.2.3 天平,精確至 0.0001g;
    5.5.2.4 干燥器,盛有硅膠干燥劑。
    5.5.3 操作步驟
    a) 調節烘箱至 105℃,在烘箱中加熱帶蓋稱量瓶 1h,加熱時打開瓶蓋,置于烘箱中。移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 30min,然后稱量稱量瓶及蓋,精確至 0.0002g。
    b) 取 5~10g 樣品,在稱量瓶底部均勻鋪開,蓋上蓋稱量,精確至 0.0002g。
    c) 將成套稱量瓶放在 105℃的烘箱中,打開蓋但要放在烘箱中,加熱 2 小時,將稱量瓶從烘箱中取出,蓋上瓶蓋。在干燥器中冷卻 30min 稱重,精確至 0.0002g,由減輕之重量計算干燥失重百分數。
    d) 對同一試樣進行兩次平行測定。
    5.5.4 分析結果的表述
    按式(3)計算水分的質量分數X3,數值以%表示。 
           m2-m3
    X3=----------------×100%..................... (3)
             m2-m1
    式中:
    m1-空稱量瓶及蓋(經加熱并冷卻)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m2-加熱錢稱量瓶、蓋及試料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m3-加熱后稱量瓶、蓋及試料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后兩位。
    5.5.5 允許差
    如果試樣兩次測定值之差的絕對值小于0.10%,用其計算平均值,修約至0.01%。否則,再次進行測定,直至滿足要求。但若兩次測定值均小于0.30%,則忽略其絕對值之差直接計算平均值。
    6 采樣
    6.1 產品按批檢驗。以混料 6 噸生產量為一批。
    6.2 產品按 GB/T6678 中規定的采樣單元數隨機抽樣,拆開包裝線,宜用 GB/T6679 中規定的適宜的采樣器和方式迅速采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將采取的樣品混勻,裝于清潔、干燥的具塞廣口瓶中,密封。樣品量為 500g。
    本企業可在包裝線上采取有代表性產品為實驗室樣品,進行檢驗。
    6.3 樣品瓶上應貼上標簽并注明: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型號規格、批號或生產日期、采樣日期及采樣人等。
    7 檢驗規則
    7.1 本標準中產品質量指標合格判斷,采用 GB 8170-2008 中的“修約值比較法”。
    7.2 本標準中規定的檢驗項目全部為型式檢驗項目。
    7.3 出廠產品應由生產企業的質量監督檢驗部門進行檢驗,并附有質量證明書,內容包括:生產企業名稱、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批號或生產日期、質量指標、等級、執行標準號。未滿足本標準要求的產品不得聲明符合本標準。
    7.4 用戶有權按本標準規定對收到的產品進行檢驗,驗證其質量是否符合本標準要求。
    7.5 檢驗結果如有一項不符合本標準要求,應重新加倍在包裝單元中采取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復檢。復檢結果中仍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要求,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
    8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8.1 標志
    出廠產品的外包裝袋上應有明顯牢固的標志,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型號規格、批號或生產日期、執行標準號、凈質量和生產許可證編號、商標。
    8.2 包裝:25KG 復合袋
    8.3 儲運要求:一般化學品儲運。避光、防火。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