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3,5-二羥基甲苯論文

    規格:99%
    包裝:50g/瓶
    最小購量:1瓶
    CAS:504-15-4
    分子式:C7H8O2
    分子量:124.14

    3,5-二羥基甲苯合成工藝的改進

    3,5-二羥基甲苯,又稱地衣酚或苔黑酚,多用于香料、染料等領域,近來在醫藥合成方面顯示出潛在的應用價值。目前較為常見的合成方法有如下4種:1)以取代甲苯為原料:如以間甲苯酚為原料,經磺化、異構化、水解、堿融和酸化等反應制得,或以間甲苯磺酸為原料,直接經磺化和水解等反應制得;2)以巴豆酸乙酯為原料,在乙醇鈉的作用下與乙酰乙酸乙酯環合,經溴代、催化氫解,再水解脫羧等反應制得,或在氫化鈉作用下與乙酰乙酸乙酯環合,先水解脫羧再經催化氫解等反應制得;3)以環己二酮為原料,如以5-甲基-1,3-環己二酮為原料,在三氟乙酸酐的作用下,經磺化、異構化、水解等反應制得;4)以苯甲酸為原料,在硼氫化鈉和Pd/C的催化下,經硝化、羰基還原、羥基還原、水解等反應制得。這些方法大多存在原料不易得、生產周期較長、操作復雜、總收率較低等缺點。陳毅平等以對(或鄰)甲苯胺為原料,經溴代、脫氨、甲氧基化和脫甲基化反應得到標題物,總收率為52.3%。
        筆者以對(或鄰)甲苯胺為原料,利用硝化反應得到3,5-二硝基-4-氨基甲苯,同時在乙醇介質中一步完成重氮化和氫解反應,得到3,5-二硝基甲苯,然后用w(Pd)=5%的Pd/C催化加氫得到3,5-二氨基甲苯,再經重氮化和水解反應制得3,5-二羥基甲苯。
        1 實驗
        1.1 合成路線
        合成工藝路線見圖1(略)。
        1.2 儀器和試劑
        X-4型顯微熔點儀,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60SXR-FTIR紅外光譜儀,NicoLet公司;LC-10AT型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日本島津;INOVA 400MHz核磁共振氫譜儀,Varian公司;PE-2400自動測量儀。反應跟蹤方法:采用Merck GF254硅膠板,UV-260型紫外分析儀觀察反應斑點。所用試劑均為市售化學純。
        1.3 實驗步驟
        1.3.1 3,5-二硝基-4-氨基甲苯(5)的合成
        向裝有冷凝管的100mL三口燒瓶中加對甲苯胺(2)(10.7g,0.10mol),攪拌下緩慢加入乙酸酐(12.38,0.12mol),加熱到回流,反應2h(TLC跟蹤反應進程),得到N-乙酰對甲苯胺(3)粗品。轉移到裝有38.7g乙酸酐(35mL)的300mL三口燒瓶中,冰浴下滴加發煙硝酸240g(160mL),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5℃。待反應基本完全后,將其倒入大量冰水中,有黃色沉淀生成。過濾,洗滌至中性,得到3,5-二硝基-4-乙酰氨基甲苯(4)粗品。將其加入到50mL濃度為60%的硫酸中,加熱回流1h。待水解完全后,冷卻到室溫,過濾,洗滌,無水乙醇重結晶,得16.7g黃色針狀晶體5,用HPLC測其含量為99%(質量分數,以下同),收率85%,m.p.166-168℃文獻值m.p.168℃。
        1.3.2 3,5-二硝基甲苯(6)的合成
        在100mL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濃度為98%的硫酸(12mL,0.22mol)和5(9.9g,0.05mol),攪拌下冷卻到5℃左右。緩慢滴加亞硝酸鈉(5.4g,0.08mol)的水溶液(11mL),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10℃。加畢,保溫攪拌15min。然后迅速轉入含有活性銅粉(2.4g,0.02mol)的熱乙醇(50mL)中,升溫回流,反應平穩后,改為蒸餾裝置,蒸餾出約30mL乙醇。冷卻后倒入大量冰水中,有黃色沉淀生成。過濾,洗滌至中性,經乙醇重結晶,得7.7g黃色針狀晶體6,含量99.4%,收率84%,m.p.92-94℃文獻值m.p.93℃。
        1.3.3 3,5-二氨基甲苯(7)的合成
        在250mL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無水乙醇(80mL)、w(Pd)=5%的Pd/C(0.5g)和6(3.6g,0.02mol),攪拌下先通入氮氣以除去空氣,再通入氫氣。室溫下反應6h。濾除催化劑,在濾液中加入2g硫酸,濃縮得4.0g白色固體7,含量99.5%,收率90%,即得3,5-二氨基甲苯的硫酸鹽,m.p.280-282℃。
        1.3.4 3,5-二羥基甲苯(1)的合成
        在1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7(4.0g,0.02mol),冰浴下緩慢加入15mL亞硝酸鈉(4.4g,0.06mol)的硫酸溶液(0.07mol),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5℃。加畢,保溫攪拌30min。將所得的重氮液滴加到90-95℃濃度為60%的硫酸溶液中(50mL),繼續反應2h,冷卻后經乙醚萃取,提取液回收乙醚得粗品,再經活性炭脫色、乙醇重結晶,得1.9g淺粉色晶體1,含量99.2%,收率85%。
        2 結果與討論
        2.1 3,5-二羥基甲苯的表征
        3,5-二羥基甲苯的熔點與文獻值相符,其結構經紅外、核磁表征及元素分析得到確證,具體數據如下所示:
        m.p.105-106℃(文獻值107-108℃);
        1H NMR(DMSO-d6):2.10(3H,s,-CH3),6.05(2H,d,ArH),6.40(1H,t,J=1.8Hz,ArH),9.06(2H,s,-OH)。
        IR(KBr)υ/cm-1:3430(-OH),2940,2860,1450(-CH3),1605,1500-C6H5。C7H8O2元素分析。計算值,%:C,67.73;H,6.50;實測值,%:C,67.68;H,6.42。
        2.2 溫度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
        在反應步驟中,涉及到兩步重氮化反應,即由5合成6和由7合成1。實驗中發現,采用低溫反應制得重氮鹽(溫度不超過5℃),然后迅速轉入含有活性銅粉的熱乙醇介質中回流,或在熱的硫酸體系中劇烈沸騰,可以有效避免重氮鹽的分解,有利于重氮鹽的氫取代反應和水解反應。由于7性質極不穩定,與空氣接觸容易被氧化成黑色,因此利用其堿性,生成相應的硫酸鹽直接用于下一步反應。
        2.3 硫酸用量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
        硫酸用量是影響重氮化反應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用量較少,重氮鹽容易分解;用量太多,會導致副產物的生成,降低反應的收率和質量,n(5)/n(硫酸)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n(5)/n(硫酸)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
    序號
    n(5)/n(硫酸)
    6粗品外觀
    純品產率,%
    1
    1:2
    黃色
    68
    2
    1:3
    黃色
    75
    3
    1:4
    黃色
    82
    4
    1:5
    黃色
    84
    5
    1:6
    褐色
    78
        由表1可知,隨著硫酸用量的增加,6粗品的外觀逐漸由黃色轉變為黃褐色,而且熔點有所降低。當n(5)/n(硫酸)=1:(4-5)時,硫酸用量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不大。
        2.4 催化劑廚量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
        催化劑活性銅粉可以促使芳基重氮鹽分解為芳基自由基,加快芳基重氮鹽的氫取代反應,提高重氮化反應的收率。其他條件不變,改變活性銅粉的用量,考察活性銅粉用量對氫取代反應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  活性銅粉用量對氫取代反應的影響
    序號
    n(活性銅粉)/n(5)
    6的產率,%
    1
    0.1:1
    50
    2
    0.2:1
    62
    3
    0.3:1
    74
    4
    0.4:1
    84
    5
    0.5:1
    83
        由表2可知,當溫度和硫酸用量一定的條件下,增加活性銅粉的用量,重氮鹽的氫取代反應收率有所提高。但當n(活性銅粉)/n(5)大于0.4:1時,催化劑的用量對重氮化反應收率的影響已不顯著。
        3 結論
        以對(或鄰)甲苯胺為原料,利用硝化、重氮化和催化加氫反應得到3,5-二氨基甲苯,再經重氮化和水解反應制得3,5-二羥基甲苯,該合成路所用原料廉價易得,而且操作較為簡便,總收率也由經典合成方法的41%提高到55%,是合成3,5-二羥基甲苯比較理想的方法。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