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產碳酸鎂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副產碳酸鎂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試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及保質期。
1.1 化學名稱:碳酸鎂。
1.2 分子式:MgCO3。
1.3 分子量:84.3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本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 601 化學試劑 標準滴定溶液的制備
GB/T 603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及制品的制備
GB/T 6678 化工產品采樣總則
GB/T 6679 固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6682 分析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3 技術要求
3.1 外觀
白色結晶或粉末。
3.2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 1 規定。
表 1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外觀 白色晶體或粉末
鎂含量(Mg) ≥8.0%
干燥失重 ≤5.0%
4 試驗方法
4.1 共同項目
本標準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注明其它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 GB/T 6682 中規定的三級水。試驗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試劑在沒有注明其它要求時,均按 GB/T 601、GB/T 603規定制備。
4.2 外觀
取樣品適量置于燒杯中,自然光線下目視測定。
4.3 鎂含量
4.3.1 操作步驟
取本品約 1g,精密稱定,加水 5ml 使濕潤,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5mol/L)30ml 溶解后,加甲基橙指示液 1 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滴定;從消耗硫酸滴定液(0.5mol/L)的體積中計算。每 1ml 硫酸滴定液(0.5mol/L)相當于 12.09mg 的 Mg。
4.3.2 計算
鎂含量 X1(%),按式(1)計算:
C×(30-V0+V)×0.01209
X1(%)=-------------------------------×100%·····(1)
0.5× m
式中:
C-硫酸滴定液摩爾濃度(mol/L);
V-樣品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數(ml);
V0-空白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數(ml);
m-樣品質量(g)
4.4 干燥失重
4.4.1 操作步驟
稱取固體試樣 1g,精確稱定(精確至 0.0001g),置于恒重的稱量瓶中,再在 105℃干燥約 3 小時至恒重,取出放置到干燥器中,冷卻稱重。
4.4.2 計算
以質量分數表示的干燥失重 X2(%),按式(2)計算:
W2-W1
干燥失重 X2(%)=---------------×100%······(2)
W2-W3
式中:W1 為空瓶的重量(g);
W2 為未烘檢品和空瓶的重量(g);
W3 為烘干檢品和空瓶的重量(g)。
5 檢驗規則
5.1 組批
產品以同一批投料、同一條生產線生產、包裝完好的產品為一個批次,按批編號。
5.2 抽樣
抽樣按 GB/T 6678 中規定的抽樣方案及 GB/T 6679 中規定的抽樣方法進行。抽樣總量一般不少于 100ml,分裝在兩只樣品瓶中,標明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產品批號,一只作檢測用,另一只封存一個月,以備查考,樣品應密封避光保存。
5.3 檢驗
本產品所有指標均為出廠檢驗項目。由公司質量檢驗部門進行出廠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簽發合格證出廠。
5.4 判定規則
如果在檢驗中有一項指標不符合要求時,應重新加倍取樣進行復檢,產品重新檢驗的結果,即使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時,則該產品為不合格。
5.5 仲裁
如供需雙方對產品質量發生異議時,可由雙方協商解決或由法定監督檢驗部門檢驗后進行仲裁。
6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保質期
6.1 標志
產品外包裝上應注明:產品標準號、生產廠名和地址、電話、產品名稱、規格、生產批號、生產日期、凈含量、保質期及必要包裝(如向上)和警示標志(如禁火)。標志應符合GB/T 191 的規定。
6.2 包裝
本產品包裝規格按客戶需求而定。
6.3 運輸
本產品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暴曬。
6.4 貯存
本產品應貯存在干燥、陰涼的庫房,不宜露天堆放。
6.5 保質期
在符合本標準規定條件下,自生產日期起,原包裝保質期為 12 個月。開封后應盡快使用。
碳酸鎂質量檢測
非售品
CAS:4861-79-4
分子式:MgCO3。
分子量: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