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碘化鉍鉀進行益母草中水蘇堿鑒別的研究
摘要:目的:制定益母草中水蘇堿的薄層鑒別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展開系統、不同的顯色劑對益母草中水蘇堿進行分離和顯色,以考察其分離度和顯色的穩定性。結果:以丙酮一無水乙醇一鹽酸(5:3:0.5)為展開劑分離度為佳,在先噴10%硫酸乙醇后,以碘化鉍鉀一碘化鉀碘(1:1)的混合試液顯色靈敏度最高。結論:該方法可作為水蘇堿的薄層鑒別方法。
關鍵詞:益母草 水蘇堿 薄層色譜 鑒別方法
益母草為婦科的常用中藥, 主要含有水蘇堿、 益母草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生物堿類成分,均為藥材的有效成分。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益母 草項下收載了雷氏鹽剩余比色法測定總生物堿量 的定量方法(以水蘇堿為對照)。測定水蘇堿的方法 有薄層掃描法 ’ 、高效液相色譜法H)、高效毛細管 電泳法 等。但現有文獻中水蘇堿TLC方法的展開 時間長、顯色的檢測靈敏度差,本研究旨在尋找⋯ 種對水蘇堿快速且靈敏度高的檢測方法。試驗方法 如下:
1 儀器與試劑
儀器有島津CS一930雙波長薄層掃描儀(日本)、PBQ·I型薄層自動鋪板器(重慶)、自動噴霧顯色儀(日本),試劑有鹽酸水蘇堿對照品(批號: 712·9403,含量測定用,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 所)、硅膠G(青島海洋化工廠),所用試劑均為AR 級。,益母草藥材購于江西省醫藥公司。
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1 益母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益母草藥材 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熱提取lh,放冷,濾過,濾 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 液。
2.2 鹽酸水蘇堿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水蘇 堿對照品適量,加無水乙醇制成1.Omg/mL的對照 品溶液。
3 薄層層析條件的選擇
分別以氯仿一丙酮一甲酸(8:2.5:2.5)、甲醇一 氯仿·甲酸(7:1:1)、正丁醇一鹽酸一水(4:l: 0.5)、丙酮·無水乙醇一鹽酸(10:6:1)為展開劑, 結果前兩者供試品僅顯一個斑點,后二者顯兩個斑 點,且以丙酮一無水乙醇一鹽 (10:o:1)分離度較理想,斑點圓整、集中。
4 顯色劑的選擇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2、4、8、l2、l6 uL,點于同 一塊硅膠G薄層板上, 以丙酮一無水乙醇一鹽酸 (10:6:1)展開后,分別用以下顯色劑進行顯色。
碘化鉍鉀試液(a)、稀碘化鉍鉀試液 )、改良碘 化鉍鉀試液(c)、改良碘化鉍鉀一1%-氯化鐵無水乙 醇(5:1)混合液(d)、碘化鉍鉀一碘化鉀碘(1:1) 試液(e)、稀碘化鉍鉀一碘化鉀碘(1:1)試液(f)。
結果:a的用量較大,顯色時間長,6uL以上者 叮顯色,但穩定性差;b4uL以上的斑點清晰,穩定 性尚可;c、d 顯色劑用量大,6 L以上斑點清晰可 見,但斑點顏色較淡,底色也較淡;e、f顯色斑點顏 色深、清晰可見,如先噴10%硫酸乙醇后,再噴該兩 種顯色劑則可提高顯色靈敏度,e的靈敏度可達 2 uL f可達4此。以上顯色劑的靈敏度(斑點顏色 由深到淺):e> b>c>d>a。
5 穩定性考察
5.1 測定波長及主要掃描參數的選擇分別對鹽 酸水蘇堿對照品及供試品斑點,在370~700rim 內 掃描,結果供試品與對照品光譜圖一致,在510rim 處有最大吸收。確定入=510rim,SX=3,狹縫1.2x 1.2mm,雙波長反射鋸齒形掃描。
5.2 穩定性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uL,對照品溶 液4 u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展開,顯色,每 隔30min測1次,連續測2h,結果見表1。
表1 顯色穩定性測定結果
注: =124 540.8, RSD=I.93% 。
在2h內峰面積值基本保持不變。而中國藥典的顯色條件,其斑點顏色在30min內即完全消失。
6 討論
6.1 生物堿與生物堿沉淀試劑的反應需在酸性溶液中形成離子狀態才能進行,水蘇堿屬季胺型生 物堿,堿性較強,要使水蘇堿成離子狀態則需要較 強的酸性;而在TLC顯色中酸性均較弱,因而,像小 檗堿、水蘇堿等季胺型生物堿和苦參堿等堿性強的 生物堿,存在不易顯色且顯色不穩定現象。本實驗 中,噴10%硫酸乙醇后再噴顯色劑e、 可明顯提高 顯色靈敏度和穩定性,可能與這一特性有關。
6,2 本實驗中采用氯仿一丙酮一甲酸、甲醇-氯仿一 甲酸、丙酮一無水乙醇一鹽酸為展開劑,展開均只需 20~30rain,而中國藥典中使用的正丁醇一鹽酸一水 則需近2h,且樣品分離度較丙酮一無水乙醇一鹽酸 差。另以甲醇一氯仿一甲酸展開時樣品中僅顯一個 斑點(內含多種生物堿),因而,在進行益母草提取 工藝優選時可選用該展開劑測定總生物堿;而進行水蘇堿含量測定時則可選用丙酮一無水乙醇-鹽酸 為展開劑,樣品中顯兩個斑點,且展開時間短,分離 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