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對氟苯胺論文

    規格:99%
    包裝:25kg/桶
    最小購量:1kg
    CAS:371-40-4
    分子式:C6H6FN
    分子量:111.12

        對氟苯胺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主要用于醫藥、染料和農藥等行業。國外對該產品的開發較早,而國內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

        綜合文獻報道,對氟苯胺的合成方法可分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通常是以疊氮基苯或N-苯基氫氧化銨或對氯硝基苯等為原料經一步反應直接合成對氟苯胺。一步法受原料來源限制或需采用氫氟酸等原因,目前尚無工業化報道。二步法通常是先以氟苯或對氯硝基苯為原料合成對氟硝基苯,再經還原而制得對氟苯胺。如以氟苯為原料,先經混酸硝化制得對氟硝基苯,再經還原而得對氟苯胺。但氟苯硝化的選擇性較差,需高效精餾塔分離硝化產物,且氟苯的價格較高,因此氟苯路線的生產成本較高。

        我國對氯硝基苯的年產量已超過300kt,而合成對氟硝基苯的高效氟化劑活性氟化鉀在我國也已投入生產,因此選擇對氯硝基苯為起始原料,在相轉移催化劑存在下與堿金屬氟鹽(氟化鉀)進行氟代(Halex法)制備對氟硝基苯是適合我國國情的1條工藝路線。在硝基化合物的各種還原技術中,催化加氫還原操作是最簡便,又安全環保的工藝。

        本研究以對氯硝基苯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DMF)為溶劑,添加復合季銨鹽為相轉移催化劑,經活性氟化鉀氟化制得對氟硝基苯,再經阮內鎳(Raney-Ni)催化加氫還原制得對氟苯胺。

        1 實驗部分

        1.1 試劑與儀器

        對氯硝基苯,工業品,質量分數≥99.8%,熔點≥82℃;DMF,AR;噴霧干燥活性氟化鉀,工業品,細度為篩孔0.076mm,質量分數≥99%。

        四口瓶、蒸餾燒瓶等玻璃儀器,攪拌器,GC-14C型氣相色譜儀等。

        1.2 對氟硝基苯的合成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對氯硝基苯100.0g(0.635mol),DMF100.0g(1.368mol),活性氟化鉀44.2g(0.762mol),復配季銨鹽催化劑4g,甲苯100mL;攪拌,加熱升溫至回流,通過分水器除去系統中的水分,至分水器中沒有明顯的水珠滴下,改回流裝置為蒸餾裝置回收甲苯;反應體系改回流,溫度控制在155-160℃,保溫反應12h后,每小時取樣分析1次,至轉化率增長緩慢時為反應終點,共約18h。反應液經冷卻后進行過濾,濾餅用適量DMF洗滌3次;濾液減壓精餾得對氟硝基苯83.3g,收率92.7%(以對氟硝基苯計)。經氣相色譜法測定,質量分數≥99.0%。

        1.3 對氟苯胺的合成

        在1L加氫釜中加入100g(0.707mol)對氟硝基苯,250mL無水甲醇和自制的阮內鎳催化劑(-1.1g),蓋好釜蓋,用氮氣吹掃3次后充入氫氣(1.0MPa);起動電磁攪拌,轉速350r/min,升溫至80℃反應;當壓力降至0.8MPa時充入氫氣到1.0MPa,約4h后壓力下降不再明顯時可認為反應到終點,保持30min;卸壓,打開釜蓋,GC檢測無原料峰,對氟苯胺質量分數98.8%。將反應液過濾,濾餅用適量甲醇洗滌3次;將濾液轉移到蒸餾裝置中并加入抗氧劑,減壓蒸餾出甲醇,收集70-72℃,3.3kPa的餾分,得產品75.88g,收率96.3%(以對氟苯胺計),其質量分數大于99.0%。

        1.4 色譜分析條件

        高純氮為載氣,使用氫離子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色譜柱為長30m的SE-54石英毛細管柱,汽化室溫度250℃。柱箱溫度采用程序升溫,初溫120℃(6min),升溫速率40℃/min,終溫200℃(6min)。

        2 結果與討論

        2.1 氟化反應

        2.1.1 溶劑對合成對氟硝基苯的影響

        常用溶劑有DMF,二甲基亞砜和環丁砜等。二甲基亞砜的沸點與產品沸點相近,以其為溶劑時需水汽蒸餾,操作復雜,溶劑回收率低,且有苯硫醚副產物形成,帶惡臭氣味,操作環境差;用環丁砜做溶劑,雖然轉化率和溶劑回收率高,但環丁砜價格昂貴,一般回收80%,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且其沸點較高,蒸餾比較困難。用DMF做溶劑,價格較低,沸點和產品相差較大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綜合考慮以上條件,選用DMF做溶劑。

        2.1.2 催化劑的選擇

        試驗使用不同的催化劑與反應轉化率結果見表1。

      表1  使用不同催化劑的反應轉化率

    序號

    催化劑

    轉化率/%

    1

    1#1)

    93

    2

    四甲基氯化銨

    45

    3

    四苯基溴化膦

    10

    4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

    20

        1)自配復合季銨鹽催化劑。

        由表1可見,選擇1#催化劑效果最好。

        2.1.3 催化劑用量的選擇

        試驗了不同的催化劑用量對反應的影響,結果見表2。

    2  不同催化劑用量對轉化率的影響

    序號

    催化劑質量分數1)/%

    轉化率/%

    1

    0.5

    40.8

    2

    1.0

    70.9

    3

    2.0

    78.6

    4

    3.0

    86.3

    5

    4.0

    93.8

    6

    5.0

    94.3

    7

    6.0

    95.1

        1)以對硝基氯苯計。

        由表2可見,選擇催化劑用量以對硝基氯苯質量的4%為宜。

        2.1.4 溶劑用量的選擇

        試驗了不同的DMF與對硝基氯苯的質量比對反應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溶劑用量對反應的轉化率影響

    序號

    m(DMF):m(對硝基氯苯)

    轉化率/%

    1

    3:7

    56.6

    2

    4:6

    85.7

    3

    1:1

    93.8

    4

    1.5:1

    94.1

    5

    2:1

    95.3

        由表3可見,DMF與對硝基氯苯的質量比太低則轉化率低;2:1時轉化率較高,但與1:1時提高的不多,反應物變稀反應時間延長,且后處理需回收大量溶劑,故DMF與對硝基氯苯的質量比為1:1較適宜。

        2.2 還原反應

        2.2.1 還原體系的選擇

        常用的還原體系有Fe/HCl,Fe/NH4Cl,Fe/有機酸以及H2/過渡金屬(催化加氫)。用鐵粉還原,雖然成本較低,但收率不高、品質較次、色澤較差,且操作環境惡劣,易造成工人中毒。近年來,催化加氫技

    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該法雖然投資較大,但操作簡便、安全環保,產品色澤較好、品質較高。

        2.2.2 產品精制

        產品的甲醇溶液即使在常溫下放置也極易窆色,所以直接加熱回收甲醇和蒸出產品會產生較多的焦油,收率較低。本研究是在加入適量抗氧劑的條件下進行蒸餾操作的。真空度越高,則焦油越少。本研究的總收率為89.3%,產品純度達99.5%以上,在室內敞口暴露放置2個月未見明顯變色。

        3 結論

        (1)實驗選用自配復合季銨鹽為催化劑、DMF為溶劑,可在155-160℃低溫條件下氟化對氯硝基苯,減少了副反應,高收率地制得產品。

        (2)對硝基氯苯氟化反應的最佳條件為:n(對硝基氯苯):n(KF)=1:1.2,m(催化劑):m(對硝基氯苯)=4%,m(DMF):m(對硝基氯苯)=1:1。

        (3)粗產品加入抗氧劑,在減壓條件下,用簡單蒸餾的方法得高品位的對氟苯胺,純度達99.5%以上,總收率達89.3%,具工業價值。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