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603-40-3
分子式: C6H8N2
分子量: 108.14
中文名稱: 2-氨基-3-甲基吡啶
2-氨基-β-皮考林
英文名稱: 2-amino-3-methyl-pyridine
2-amino-3-methylpyridine
3-methyl-2-pyridinamine
2-amino-3-picoline
2-Amino-beta-picoline
性質描述: 黃色結晶,熔化后為黃色透明液體。熔點29~33℃,沸點221~222℃,密度1.073 g/mL(25℃),折光系數n20/D 1.5823,閃點111℃。
制備:
1、將 50g 2-氰基-3-甲基吡啶 加到5% 質量分數的NaOH水溶液和丙酮的混合溶劑650ml中,攪拌下在 15 min 內滴加10% 質量分數的H2O2 125ml,升溫至50℃ ,繼續攪拌反應 3. 5 h ,停止反應 ,于50℃以下蒸除丙酮 ,冷凍 ,抽濾 ,烘干 ,得白色固體 3-甲基-2-吡啶甲酰胺47g ,收率85.3%;
2、將12% NaOH 水溶液320ml用冰鹽水降溫至 0~5℃ ,緩慢滴加液溴 25ml ,滴畢保溫 0.5h ,制得次溴酸鈉溶液;將上步制得的白色固體投入到12% NaOH 水溶液250ml,0℃ 時滴加新制得的次溴酸鈉溶液 ,滴加完畢 ,白色固體逐漸溶解 ,升溫至60℃反應0. 5 h ,停止反應,反應液冷卻 ,用25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 ,有機相用50ml水洗滌2次 ,干燥 ,濃縮得紅色液體 ,粗品減壓蒸餾 ,收集 107~108. 5℃,2.67 kPa餾分 ,降至室溫,得到白色終產物35g,收率為88.5%。
用途:醫藥和農藥中間體,可用于合成抗哮喘藥、抗菌藥、止痛劑、抗愛滋病毒藥;也是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劑;近來還有報道該化合物是利于溶解碳納米管材料的優良增溶劑。
參考文獻:
1 新樅酸與2-氨基-6-甲基-吡啶的共晶識別 金志敏;尚四華 中草藥 2000 (11),811-812
2 2-氯-3-氨基-4-甲基吡啶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研究 金林紅;劉剛;楊松;宋寶安;胡德禹;何偉 貴州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 (1),72-73,78
3 2-氨基-3-甲基吡啶的合成新方法 李曉娟;戴立言;王曉鐘;陳英奇 化學世界 2006 (2),105-107
4 四氯合鈀(Ⅱ)酸雙{[4-溴-2,6-二(N,N-二乙基氨基亞甲基)吡啶基]氯化鈀(Ⅱ)}的合成及晶體結構 高宏飛;朱敦如;楊剛;徐南 無機化學學報 2006 (12),2269-2272
5 2-氨基-3-甲基吡啶的制備 蒲通;袁雄軍;范一;陳恬;曾作祥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08 (9),653-654
6 2-羥基-1-萘醛縮2-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及其熱色性研究 朱少萍;馮玉英;樂傳俊;楊梅;高振興 化工新型材料 2010 (11),81-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