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質量標準
分子式:H2C2O4*2H2O
分子量:126.07(按1983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草酸應符合下列要求
項 目 |
指 標 | ||
優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外 觀 | 白色結晶 | ||
草酸含量,% ≥ | 99.6 | 99.4 | 99.0 |
硫酸根(以SO4計),% ≤ | 0.08 | 0.10 | 0.20 |
灰分,% ≤ | 0.08 | 0.10 | 0.20 |
重金屬(以Pb計),% ≤ | 0.001 | 0.002 | 0.02 |
鐵(以Fe計),% ≤ | 0.0015 | 0.002 | 0.01 |
氯化物(以Cl計),% ≤ | 0.003 | 0.004 | 0.01 |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2、草酸含量的測定
2.1 原理
以酚酞為指示劑,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
2.2 試劑和溶液
氫氧化鈉標準溶液:c(NaOH)=0.5mol/L;酚酞(HG3039):1%(m/V)乙醇溶液。
2.3 測定步驟
用減量法稱取1g試樣(準至0.0002g),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30ml無CO2水,使試樣溶解,然后加入2-3滴酚酞,以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至呈現淡粉紅色,30s不退色即為終點。
2.4 計算
草酸含量X1(%)按式(1)計算:
X1=(c*V1*0.06304)/m1*100 (1)
式中 c——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1——滴定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06304——草酸(1/2H2C2O4*2H2O)的毫摩爾質量,g;
m1——試樣的質量,g。
2.5 允許誤差
兩次平行測定結果差值不大于0.15%,取其算術平均值為試驗結果。
3、硫酸根的測定
3.1 原理
試樣中加入碳酸鈉使草酸中硫酸根生成硫酸鹽,加熱使草酸及草酸鹽分解,殘留物溶解,加入氯化鋇溶液生成硫酸鋇,進行比濁。
3.2 試劑和溶液
無水硫酸鈉10%(m/V)溶液:稱取無水碳酸鈉10g,溶于水中,制成100ml溶液;
硝酸:(1+2)溶液;
鹽酸:(2+1)溶液;
95%乙醇;
氯化鋇10%(m/V)溶液:稱取氯化鋇11.7g溶于水中,制成100ml溶液:
無水硫酸鈉(HG3123);
硫酸根標準溶液:稱取預先在105-110℃烘干至恒重的無水硫酸鈉0.1479g,溶于少量水,洗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溶液每毫升含量硫酸根0.0001g。
3.3 測定步驟
3.3.1 樣品溶液制備
稱取0.1g試樣(準確到0.01g),于50ml蒸發皿中,加入10ml水及0.5ml碳酸鈉溶液,在水浴上蒸發至干,然后在1000W電爐上灰化15min,再移入高溫爐650℃灼燒30min,放冷后,向殘留物中加入20ml水及1ml硝酸溶液使其溶解,煮沸約10min后,加2ml鹽酸溶液,再在水浴上蒸發至干。然后再加入少量水及0.3ml鹽酸溶液進行溶解,洗入50ml比色管,加水制成25ml溶液(如有渾濁需過濾),以此作為試驗液。
3.3.2 硫酸根標準比較液的制備
分別向各蒸發皿加入0,0.2,0.4,0.6,0.8,1ml,……硫酸根標準液,然后分別加入0.5ml碳酸鈉溶液,1ml硝酸溶液,及2ml鹽酸溶液,蒸發至干,向各殘留物中加入少量水和0.3ml鹽酸溶液進行溶解,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水制成25ml溶液。
3.3.3 測定
向各裝試驗液及硫酸根標準比較液的比色管中,加入3ml95%乙醇和2ml氯化鋇溶液,搖勻,放置30min后,進行試驗液與標準比較液比濁。
硫酸根含量X2(%)按式(2)計算:
X2=(0.0001*V2)/m2*100 (2)
式中 V2——選用標準比較液中所含硫酸根標準液的量,ml;
m2——試樣質量,g;
0.0001——每毫升硫酸根標準液含硫酸根的量,g。
3.4 允許誤差
兩次平行測定結果差值不大于0.005%,取其算術平均值為試驗結果。
4、灰分的測定(略)
5、重金屬的測定(略)
6、鐵含量的測定(略)
7、氯化物的測定(略)
8、砷含量的測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