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次甲基藍質量檢測

    規格:BS
    包裝:500g/瓶
    最小購量:1
    CAS:12262-49-6
    分子式:C16H24ClN3O3S
    分子量:373.9

    化學試劑亞甲基藍
    Chemical reagent
    Methylene blue
    分子式:C16H18N3SCl·3H2O
    相對分子質量:373.90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化學試劑亞甲基藍的性狀,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包裝及標志。
    本標準適用于化學試劑亞甲基藍的檢驗。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T 603-2002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及制品的制備
    GB/T 6682-2008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 9721-2006 化學試劑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則(紫外和可見光部分)
    GB/T 9741-2008 化學試劑 灼燒殘渣測定通用方法
    GB 15346-2012 化學試劑 包裝及標志
    HG/T 3921-2006 化學試劑 采樣及驗收規則
    3 性狀
    化學試劑亞甲基藍為深綠色結晶或深褐色結晶性粉末,難溶于冷水及醇,加熱后則易于溶解。
    4 技術要求
    化學試劑亞甲基藍的技術要求見表1
    指示劑 生物染色劑
    含量,w/% ≥ 82.0 80.0(內控)
    吸收特性 合格 —
    質量吸收值(1%) 2200-2750 —
    生物染色試驗 — 合格
    干燥失重,w/% ≤ 15.0 15.0
    灼燒殘渣(硫酸鹽),w/% ≤ 0.5 0.5
    乙醇溶解試驗 合格 合格
    變色試驗 合格 —
    5 試驗方法
    本試驗方法中,除另有規定外,制劑及制品,均按GB/T 603-2002 的規定制備,實驗用水應符合GB/T6682-2008 中三級水規格,樣品均按精確至0.01g 稱量 。本標準中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為質量分數。修約結果與指標值保持一致。
    5.1 含量
    5.1.1 儀器
    分光光度計的波長、吸光度的準確性應符合GB/T 9721-2006 的規定
    5.1.2 測定條件
    波長:663nm-667nm;
    吸收池厚度:1cm;
    參比溶液:水。
    5.1.3 測定方法
    稱取(5.4)項測定后的樣品75mg,稱準至0.0002g,移入500mL 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準確吸取2.0mL 樣品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取該溶液按5.1.2規定的測定條件測定吸光度。
    5.1.4 測定結果
    亞甲基藍的質量分數w,數值以“%”表示,按式(1)式計算:
                 A
    w = ────── ×100--------------(1)
               0.787
    式中:
    A─樣品溶液的吸光度;
    0.787─標樣溶液的吸光度。
    5.2 吸收特性
    5.2.1 儀器
    分光光度計的波長、吸光度的準確性應符合GB/T 9721-2006 的規定。
    5.2.2 測定條件
    波長:λ max-15nm、λ max+15nm(λ max=664-666nm)
    吸收池厚度:1cm;
    參比溶液:水。
    5.2.3 測定方法
    將5.1.3 中測吸光度的樣品溶液,分別測在λ max-15nm 及λ max +15nm 的吸光度。λ max-15nm處的吸光度與λ max+15nm 處的吸光度之比應在1.21 到1.70 之間。
    5.3 質量吸收值
    5.3.1 儀器
    分光光度計的波長、吸光度的準確性應符合GB/T 9721-2006 的規定。
    5.3.2 測定條件
    同5.1.2。
    5.3.3 測定方法
    同5.1.3。
    5.3.4 測定結果
    質量吸收值按式(2)計算:
            A
    X=───── ----------------(2)
         3×10-4
    式中:
    X ─ 質量吸收值;
    A ─ 樣品溶液的吸光度;
    3×10-4 ─ 以1%為單位的樣品濃度。
    5.4 生物染色試驗(任選下列任一項試驗完成)
    5.4.1 Plsohinger 氏緩沖亞甲基藍法
    取含尼氏小體的新鮮神經組織材料,固定于乙醇溶液(95%)中,石臘包埋。將[HAc]=1mol/L 溶液1.0mL;[NaAc]=1mol/L 溶液1.0mL;亞甲基藍0.064g;蒸餾水100ml 混合。配制成染色溶液。
    將[HAc]=1mol/L 溶液1.0mL,[NaAc]=1mol/L 溶液1mL,蒸餾水100mL 混合。配制成洗液。切片脫臘入染色液10min,染色后用洗液沖洗;以4%鉬酸銨水溶液固定染色數分鐘;蒸餾水沖洗,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香膠封固;
    鏡檢結果:尼氏小體呈藍色。
    5.4.2 Methylene blue—phloxine 對比染色取新鮮組織材料以Zenker 氏固定液固定,石臘包埋;切片脫臘入0.3%亞甲基藍溶液2min—3min;洗盡切片上的染料,酸化數秒鐘(適量3%鹽酸浸潤);放入0.5%熒光桃紅溶液1min—2min;沖洗切片上染料,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封固;染色結果:細胞核應呈藍色,細胞質應呈紅色。
    5.4.3 白喉桿菌及牛乳中的細菌進行染色檢驗
    以白喉患者喉部做出培養并制成涂片。
    用同一樣品配成以下三種溶液:(1)Loeffler 氏液:亞甲基藍0.3g,乙醇溶液(95%)30mL,0.01%KOH100mL。
    (2)亞甲基藍乙醇水溶液:方法同前但用蒸餾水代替0.01%KOH。
    (3)1%亞甲基藍溶液。
    涂片依次入三種溶液染色數秒鐘,然后水洗,吸干;染色結果:亞甲基藍樣品能使菌體中的顆粒染上藍色。作Wright 氏染色劑進行染色時,對血像中的W.B.C形態染色清晰。
    5.5 干燥失重
    稱取1g 樣品,稱準至0.0002g,置于已在105℃±2℃恒重的稱量瓶中,于105℃±2℃干燥至恒重。干燥失重的質量分數w1,數值以“%”表示,按式(3)計算:
             m1-m2
    w1 = ───── × 100-------------(3)
               m1
    式中:
    m1-恒重前樣品的質量,g;
    m2-恒重后樣品的質量,g。
    5.6 灼燒殘渣
    稱取1g 樣品,置于已在650℃±50℃恒重的瓷坩堝中,緩緩加熱至樣品炭化,冷卻,再加1mL 硫酸濕潤,繼續加熱至硫酸蒸汽逸盡,在650℃±50℃的高溫爐中灼燒至恒重,灼燒殘渣質量分數w 按GB/T9741-2008 的規定計算。
    5.7 乙醇溶解試驗
    稱取0.1g 樣品,溶于100mL 乙醇溶液(95%)中,樣品應全部溶解,無機械雜質。(保留溶液)
    5.8 變色試驗
    5.8.1 試劑和溶液
    取1mL 三氯化鈦原液用9mL 鹽酸溶液(10%)稀釋。
    5.8.2 測定方法
    吸取5.7 項測定后溶液3-4 滴,加水稀釋至10mL,滴加三氯化鈦溶液數滴,溶液應從藍色變為無
    6 檢驗規則
    按HG/T 3921-2006 的規定,進行采樣及驗收。
    7 包裝及標志
    按GB 15346-2012 的規定進行包裝,并給出標志,其中:
    內包裝形式:NBY-4、NBY-5;
    外包裝形式:WB-1、WB-2;
    包裝單位:第2、3 類
    或按客戶要求包裝。
    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