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1990-10-6
【標題】止血環酸的非止血用途
【作者】陳植
【關鍵詞】止血環酸 非止血用途
【論文1】止血環酸的非止血用途.pdf
【論文2】止血環酸對體外循環中血小板的保護作用.pdf
【論文3】含止血環酸牙膏的臨床效果評價.pdf
氨甲環酸在扁桃體術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氨甲環酸在扁桃體切除術的創面止血效果。方法:對98例雙側扁桃體摘除術中應用氨甲環酸(治療組)和88例雙側扁桃體摘除術中應用腎上腺素(對照組)對比觀察創面止血效果。結果:治療組創面滲出血比對照組少。結論:氨甲環酸用于扁桃體手術創面的止血效果較好,使用方便。
關鍵詞氨甲環酸扁桃體摘除術創面滲血
扁桃體切除術后滲出血仍是并發癥之一,降低扁桃體術后出血是提高手術質量和安全性的關鍵。2005~2010年收治行雙側扁桃體摘除術患者98例,采用氨甲環酸止血(治療組),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186例,治療組98例,男60例,女38例;年齡12~60歲。80例為慢性扁桃體炎,18例為單純增生扁桃體腫大Ⅲ度。
186例術前均檢查,血尿常規,血小板計數,出疑血時間報告均正常,胸片,心電圖檢查無異常,無高血壓病史,女性避開月經周期。
186例分為兩組,治療組98例,1%地卡因咽噴3次黏膜表麻后,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加入氨甲環酸注射液10ml,在雙側舌、咽腭弓行局部浸潤麻醉,以剝離法摘除雙側扁桃體;對照組88例,1%地卡因咽噴3次黏膜表麻后,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加入0.1%腎上腺素注射液7~8滴,行雙側舌、咽腭弓局部浸潤麻醉,以剝離法摘除雙側扁桃體。
結果
治療組98例術中術后24小時內滲出血量少,術后僅為痰中帶血絲。對照組88例術中術后24小時內滲出血量經粗略統計30~200ml。治療組術后創面形成偽膜時間較對照組早,均在術后3小時內即有斑點狀白膜形成,術后觀察2~3天,偽膜厚而均勻,周圍組織紅腫反應輕微。
討論
扁桃體手術出血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出血指手術中或術后24小時內的出血,是扁桃體摘除術的主要并發癥,較為多見,一般多發生在術后6小時以內。常規手術中,由于麻醉劑中加用少許腎上腺素,以減少術中的滲出血,廷長麻醉時間,但術后因其吸收而血管擴張出現反跳現象,引起創面滲出血,甚至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氨甲環酸屬抗纖溶藥,通過抑制纖維蛋白溶解系統而出血,具有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其作用機制是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纖維蛋白溶解酶原不能激活為纖維蛋白溶酶,從而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產生止血作用。術中將氨甲環酸注射液加入利多卡因中局部注射,術后出血少,術中創面處血疑塊纖維蛋白不被破壞,從而減少了滲出血并發癥的發生,對術中術后局部止血效果最佳。已有局部應用氨基己酸預防扁桃體機體摘除術除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的報告。本組所應用的高效、廉價的抗纖溶藥物-氨甲環酸,抗纖溶效果較氨基己酸強10倍,而且無過敏反應發生,經臨床觀察驗證療效確切。表明治療組的出血量較對照組明顯減少,止血療效十分顯著。氨甲環酸在近年來臨床已廣泛應用,是理想的速效、確切而安全的止血藥物。抗纖溶藥物的應用符合價效醫學的觀點,而氨甲環酸可作為備用止血藥,其應用于扁桃體術中術后止血效果好,使用方便,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廣沛局部應用氨基己酸預防扁桃體術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科學雜志,1996,10(1):52.
2陳艱.氨甲環酸在體外循環心臟手術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1997,23(3):187.
3孫明.價效醫學應予以重視[J].中華內科學雜志,2001,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