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1138-66-2
分子式: (C35H49O29)n
中文名稱: 昔嘌呤樹膠
漢生膠
黃原膠
黃單胞菌多糖
英文名稱: Xanthan gum
xanthan gum from xanthomonas campestris
Xanthan
xanthangum
性質描述: 淺黃褐色粉末。粒度60-80目,粘度≥0.55帕·秒(1%黃原膠水溶液)。PH值6.5-8.0。黃原膠是由甘藍黑腐病野油菜黃單孢桿菌利用玉米淀粉、經生物工程制取的生物聚合物,它是由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乙酸和丙酮酸組成的生物多糖。
水溶性為浸泡1小時并攪拌時間≤1小時,應呈溶膠狀。剪切比≥5.0(6轉/分下的粘度與60轉/分下的粘度之比)。黃原膠系高分子量的糖類聚合物。既溶于熱水,也溶于冷水,較低的濃度就能產生高的粘度。水溶液具有很高的假塑性。有良好的穩定性、高工作屈服值。與鹽類、酸堿的配伍生好。與半乳-甘露聚糖的反應性好。
黃原膠的分子結構決定了它具有其它聚合物無法比擬的性能:
1 低濃度下高粘度特性;
2 良好的流動觸變性或假塑性;
3 耐酸、堿、鹽,抗氧化、酶解;
4 耐溫,在若干次冷凍和解凍過程保持穩定,在高溫條件下保持穩定;
5 與酸、堿、鹽、還原劑、表面活性劑、防腐劑、天然的或合成的增稠劑在同一溶液體系中有良好的兼容性;
6 良好的分散作用,乳化穩定作用和懸浮顆粒、油滴能力。
生產工藝: 以葡萄糖或淀粉為碳源,蛋白水解物或無機銨為氮源,用黃桿菌屬的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培養發酵,用有機溶劑提取或高價金屬鹽沉淀的方法從培養液中分離出黃原膠。
黃原膠的提取:
目前國內提取黃原膠的方法有全溶劑法和鈣鹽法,產品往往含有大量菌體。為此可用酶解法除去菌體,即先向發酵液中加入0.01%~0.05%的溶菌酶,在53℃、Ph值5.5的條件下分解2h。再在40℃、Ph值7.2的條件下加入0.1%~0.5%的中性蛋白酶酶解4h。最后加熱滅酶、冷卻后進入下一工序。
鈣鹽法 將發酵清液調Ph值至11.5,加入氯化鈣使黃原膠鈣沉淀出來;離心分離后分散于乙醇中解聚,再經過濾、乙醇洗滌、干燥得成品。
全溶劑法 向上述處理過的發酵清液中加入大量的乙醇或異丙醇,使黃原膠沉析出來;經離心分離、干燥后即得成品。
發酵培養:
為有利于產品提取分離,通常采用清液發酵。培養基組成為:葡萄糖2.5%,(NH4)3PO4 0.15%,MgSO4 0.01%,KH2PO4 0.25%,Ph=7土0.1。在28~30℃下黃單胞菌(魯輕P26-9)斜面培養3d,搖瓶培養后再在28℃下種子罐培養16~18h,接入發酵罐后在28~30℃培養3d。
用途: 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石油鉆采、農藥、種子、包衣、飼料、日化、紡織印染、造紙、煙草、鑄造、消防等諸多行業.
在工業中用作多種目的的穩定劑、稠化劑和加工鋪助劑,包括制作罐裝和瓶裝食品、面包房食品、奶制品、冷凍食品、色拉調味品、飲料、釀造、糖果、糕點花色配品等。制作食品時,易于流動,易于倒出倒入,易于管道化,減少能源消耗。當置于其他固體食品中時,粘度又立即恢復。食品在口中,因咀嚼及舌頭轉動所形成的剪切力,使粘度下降、感覺清爽細膩,利于風味釋放。此外,還可作為油田化學品,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