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二酸質量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以蓖麻油酸裂化制得的癸二酸.主要用于癸二酸二辛酯及尼龍1010等的生產。
分子式:C10H18O4
分子量:202.25(按1977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癸二酸應符合下列要求
分子式:C10H18O4
分子量:202.25(按1977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癸二酸應符合下列要求
項 目 |
指 標 |
項 目 |
指 標 | ||
一 級 |
二 級 |
一 級 |
二 級 | ||
外觀 |
白色結晶或粉末 |
白色微帶色澤結晶或粉末 |
水分,% ≤ |
0.30 |
0.60 |
癸二酸含量,% ≥ |
99.30 |
98.5 |
堿溶比色,號 ≤ |
1.5 澄清,無機械雜質 |
3.0 允許微渾,無機械雜質 |
灰分,% ≤ |
0.08 |
0.20 |
熔點,℃ |
131-134.5 |
129-134.5 |
二、檢驗方法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2、癸二酸含量的測定
2.1 試劑和溶液
氫氧化鈉(GB629):c(NaOH)=0.5mol/L標準溶液;95%乙醇(GB679):化學純;酚酞(HGB3039):1%乙醇溶液;中性乙醇溶液:每50ml乙醇加2-3滴酚酞指示液,用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中和至微紅色(需使用時配制)。
2.2 測定步驟
稱取1g試樣(準確至0.0002g)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醇溶液,待試樣全部溶解后,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至與中性乙醇溶液相同至微紅色為止。
2.3 計算
癸二酸含量X1(%)按式(1)計算:
X1=(c*V*0.1011)/m*100 (1)
式中 c——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
V——滴定所消耗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1011——每毫摩爾癸二酸的克數;
m——試樣質量,g。
2.4 精確度:平行測定兩個試樣結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20%,取平行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3、水分的測定
用預先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稱量瓶,稱取3g試樣(準確至0.0002g)置于105±1℃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水分含量X2(%)按式(2)計算:
X2=(m1-m2)/m*100 (2)
式中 m1——干燥前稱量瓶及試樣總質量,g;
m2——干燥后稱量瓶及試樣總質量,g;
m——試樣質量,g。
精確度:平行測定試樣兩個結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3%,取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4、灰分的測定
稱取5g試樣(準確至0.1g)放入已恒重的坩堝中,在電爐上慢慢加熱,使試樣完全炭化,然后移入800℃高溫爐中,灼燒至恒重。
灰分含量X3(%)按式(3)計算:
X3=m1/m*100 (3)
式中 m1——灰分質量,g;
m——試樣質量,g。
精確度:平行測定兩個結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1%,取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5、堿溶比色的測定
5.1 儀器
比色管(50ml);比色架(GB1664);比色箱(GB1664)。
5.2 試劑和溶液
甲基橙(HGB3089):準確稱取0.1000g甲基橙,溶解于少量蒸餾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為A溶液,用移液管吸取A溶液25.00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為5ppm的B溶液。置于棕色磨口瓶中,存放于暗處,有效期為3個月。
取不同量的B溶液于比色管中,用蒸餾水稀釋至50ml,即可得到任意號數的標準色階(其欲制標準色附的號數,即為所取B溶液的毫升數)。此標準色階比色后存放于暗處,有效期為7天。
氫氧化鉀(HGB3006):優級純,10%水溶液。
5.3 測定步驟
稱取3g試樣(準確至0.1g),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10%氫氧化鉀溶液至刻度,搖動比色管,待試樣全部溶解后放入比色箱或在光線充足處與標準色階進行比色。仲裁時以比色箱法為準。
6、熔點測定
6.1 儀器
熔點儀裝置參見GB2384-80《染料中間體熔點的測定方法》。
6.2 試劑
甲基硅油(201型-30號)或甘油。
6.3 測定步驟
將少量干燥研細的試樣,放入清潔、干燥的一端封口的毛細管中,取一高約800mm干燥玻璃管,直立于瓷板或玻璃板上。將裝有試樣的毛細管向玻璃管中投擲5-6次,直至毛細管內的試樣緊縮至2-3mm高。將此毛細管附在主溫度計上,使試樣層面與主溫度計水銀球中部在同一高度。再將溫度計固定于試管中為燒瓶內偉溫液高度的1/2處,不可碰到管壁。加熱使溫度緩緩上升,至熔點前10℃時,使溫度上升1-1.5℃/min,試樣局部熔化(出現明顯液滴)時的溫度作為初熔溫度,試樣完全熔化時的溫度作為全熔溫度。
6.4 癸二酸熔點范圍的計算按式(4)校正:
測得熔點范圍,初熔和全熔溫度應加校正值△t。
校正值△t應按式(4)計算:
△t=0.00016h(t1-t2) (4)
式中 t1——測得的初熔溫度和全熔溫度,℃;
t2——輔助溫度計標出溫度,℃;
h——溫度計水銀柱露出部分高度,以度數計,℃;
0.00016h——水銀與玻璃膨脹系數的差值。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2、癸二酸含量的測定
2.1 試劑和溶液
氫氧化鈉(GB629):c(NaOH)=0.5mol/L標準溶液;95%乙醇(GB679):化學純;酚酞(HGB3039):1%乙醇溶液;中性乙醇溶液:每50ml乙醇加2-3滴酚酞指示液,用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中和至微紅色(需使用時配制)。
2.2 測定步驟
稱取1g試樣(準確至0.0002g)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醇溶液,待試樣全部溶解后,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至與中性乙醇溶液相同至微紅色為止。
2.3 計算
癸二酸含量X1(%)按式(1)計算:
X1=(c*V*0.1011)/m*100 (1)
式中 c——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
V——滴定所消耗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1011——每毫摩爾癸二酸的克數;
m——試樣質量,g。
2.4 精確度:平行測定兩個試樣結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20%,取平行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3、水分的測定
用預先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稱量瓶,稱取3g試樣(準確至0.0002g)置于105±1℃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水分含量X2(%)按式(2)計算:
X2=(m1-m2)/m*100 (2)
式中 m1——干燥前稱量瓶及試樣總質量,g;
m2——干燥后稱量瓶及試樣總質量,g;
m——試樣質量,g。
精確度:平行測定試樣兩個結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3%,取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4、灰分的測定
稱取5g試樣(準確至0.1g)放入已恒重的坩堝中,在電爐上慢慢加熱,使試樣完全炭化,然后移入800℃高溫爐中,灼燒至恒重。
灰分含量X3(%)按式(3)計算:
X3=m1/m*100 (3)
式中 m1——灰分質量,g;
m——試樣質量,g。
精確度:平行測定兩個結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1%,取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5、堿溶比色的測定
5.1 儀器
比色管(50ml);比色架(GB1664);比色箱(GB1664)。
5.2 試劑和溶液
甲基橙(HGB3089):準確稱取0.1000g甲基橙,溶解于少量蒸餾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為A溶液,用移液管吸取A溶液25.00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為5ppm的B溶液。置于棕色磨口瓶中,存放于暗處,有效期為3個月。
取不同量的B溶液于比色管中,用蒸餾水稀釋至50ml,即可得到任意號數的標準色階(其欲制標準色附的號數,即為所取B溶液的毫升數)。此標準色階比色后存放于暗處,有效期為7天。
氫氧化鉀(HGB3006):優級純,10%水溶液。
5.3 測定步驟
稱取3g試樣(準確至0.1g),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10%氫氧化鉀溶液至刻度,搖動比色管,待試樣全部溶解后放入比色箱或在光線充足處與標準色階進行比色。仲裁時以比色箱法為準。
6、熔點測定
6.1 儀器
熔點儀裝置參見GB2384-80《染料中間體熔點的測定方法》。
6.2 試劑
甲基硅油(201型-30號)或甘油。
6.3 測定步驟
將少量干燥研細的試樣,放入清潔、干燥的一端封口的毛細管中,取一高約800mm干燥玻璃管,直立于瓷板或玻璃板上。將裝有試樣的毛細管向玻璃管中投擲5-6次,直至毛細管內的試樣緊縮至2-3mm高。將此毛細管附在主溫度計上,使試樣層面與主溫度計水銀球中部在同一高度。再將溫度計固定于試管中為燒瓶內偉溫液高度的1/2處,不可碰到管壁。加熱使溫度緩緩上升,至熔點前10℃時,使溫度上升1-1.5℃/min,試樣局部熔化(出現明顯液滴)時的溫度作為初熔溫度,試樣完全熔化時的溫度作為全熔溫度。
6.4 癸二酸熔點范圍的計算按式(4)校正:
測得熔點范圍,初熔和全熔溫度應加校正值△t。
校正值△t應按式(4)計算:
△t=0.00016h(t1-t2) (4)
式中 t1——測得的初熔溫度和全熔溫度,℃;
t2——輔助溫度計標出溫度,℃;
h——溫度計水銀柱露出部分高度,以度數計,℃;
0.00016h——水銀與玻璃膨脹系數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