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苯經氯化精制而制得的工業氯苯。主要用于涂料、染料、農藥等有機合成工業。
分子式:C6H5Cl
分子量:112.558(按1979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氯苯應符合下列要求
分子式:C6H5Cl
分子量:112.558(按1979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氯苯應符合下列要求
項目 |
指標 |
|
項目 |
指標 |
|
|
一級品 |
二級品 |
|
一級品 |
二級品 |
外觀(色度) |
在20℃時為無色或微黃色透明液體(其色度不得深于40號,并無可見水) |
氯苯含量,% |
99.50 |
99.00 | |
酸度 |
對剛果紅不變藍 |
苯含量,% |
0.15 |
0.30 | |
|
多氯苯含量,% |
— |
0.70 |
二、檢驗方法
1 外觀色度的測定
1.1 試劑和溶液
氯鉑酸鉀:氯化鈷(GB1270);鹽酸(GB622):6mol/L和0.1mol/L溶液。
色度標準溶液的配制:準確稱取1.245g氯鉑酸鉀和1g氯化鈷于燒杯中,加6mol/L鹽酸溶液200ml,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溶液為500號色度標準溶液(溶液甲)。
用刻度移液管準確吸取溶液甲8ml,置于100ml比色管中,用0.1mol/L鹽酸溶液稀釋至刻度,此溶液為40號色度標準溶液(溶液乙)。
1.2 測定步驟
取100ml氯苯樣品,注入100ml帶磨口塞之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用目測法同體積溶液乙進行比較,溶于溶液乙即為不合格。
2 酸度的測定
2.1 試劑及溶液
剛果紅指示劑;0.1%的水溶液。
2.2 測定步驟
用移液管吸取試樣50ml于200~250ml帶磨口塞蝗錐形瓶中,加除掉二氧化碳的蒸餾水50ml,經強烈振蕩后靜置分層,然后再加剛果紅指示液2滴,上層液不變藍為合格。
3 氯苯、苯及多氯苯含量的測定(色譜法)
3.1 儀器
氣相色譜儀:儀器應符合HG3-1010-76《氣相色譜法通則》第一章第1、2條的規定(見附錄A)。
3.2 測定條件
檢測器:熱導池檢測器;
分離柱:內徑4mm,長2000mm不銹鋼色譜柱(經處理清潔干燥);
固定相:聚乙二醇20000用氯仿溶涂于經堿處理的6201紅色硅藻土擔體(60~80目),質量比為100:15;
注:6201紅色硅藻圭擔體的堿處理:將60~80目的6201紅擔體100g置于錐形瓶中,用加有5g氫氧化鉀的甲醇溶液浸泡,密封放置一晝夜,然后在水浴上蒸發至近干,移入結晶器中并于100℃烘箱中烘1h,再升溫至120~130℃烘4h,冷后備用。
色譜柱指標:分離度R≥1.0。
注:分離度R=tR(2)-tR(1)/(Y1/2(2)+Y(1/2(1)))
式中 R——相對分離度;
tR(1)——組分1的保留值,mm;
tR(2)——組分2的保留值,mm;
Y1/2(1)——組分1的半峰寬,mm;
Y1/2(2)——組分2的半峰寬,mm。
載氣:氫氣;
柱前壓:58.83990~147.09975KPa
柱后流量:55~65ml/min;
柱溫度:140℃;
檢測器溫度:140或180℃;
汽化室溫度:200℃;
橋電流:200mA;
進樣量:4ul;
紙速:600mm/h;
主峰衰減:衰減倍數應進行測量。
氯苯、苯及多氯化物含量Pi(%)的計算采用面積歸一法:
Pi=fiAi/(f1A1+f2A2+……+fuAu)×100 (1)
式中 Pi——組分i的含量,%;
f1、f2……fn——各組分的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的求取,按照與標準中規定指標相似含量配制成標樣組進行測試);
A1、A2……An——各組分的峰面積(峰面積的測量采用峰高乘半峰寬法)。
注:數據處理時,痕量未知峰的計算問題,在氯苯前的計入苯中,在氯苯后的計入想鄰的二氯苯中(介于氯苯與間位二氯苯之間的峰,其校正因子以1計),所有二氯苯之和計為多氯苯含量。
1 外觀色度的測定
1.1 試劑和溶液
氯鉑酸鉀:氯化鈷(GB1270);鹽酸(GB622):6mol/L和0.1mol/L溶液。
色度標準溶液的配制:準確稱取1.245g氯鉑酸鉀和1g氯化鈷于燒杯中,加6mol/L鹽酸溶液200ml,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溶液為500號色度標準溶液(溶液甲)。
用刻度移液管準確吸取溶液甲8ml,置于100ml比色管中,用0.1mol/L鹽酸溶液稀釋至刻度,此溶液為40號色度標準溶液(溶液乙)。
1.2 測定步驟
取100ml氯苯樣品,注入100ml帶磨口塞之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用目測法同體積溶液乙進行比較,溶于溶液乙即為不合格。
2 酸度的測定
2.1 試劑及溶液
剛果紅指示劑;0.1%的水溶液。
2.2 測定步驟
用移液管吸取試樣50ml于200~250ml帶磨口塞蝗錐形瓶中,加除掉二氧化碳的蒸餾水50ml,經強烈振蕩后靜置分層,然后再加剛果紅指示液2滴,上層液不變藍為合格。
3 氯苯、苯及多氯苯含量的測定(色譜法)
3.1 儀器
氣相色譜儀:儀器應符合HG3-1010-76《氣相色譜法通則》第一章第1、2條的規定(見附錄A)。
3.2 測定條件
檢測器:熱導池檢測器;
分離柱:內徑4mm,長2000mm不銹鋼色譜柱(經處理清潔干燥);
固定相:聚乙二醇20000用氯仿溶涂于經堿處理的6201紅色硅藻土擔體(60~80目),質量比為100:15;
注:6201紅色硅藻圭擔體的堿處理:將60~80目的6201紅擔體100g置于錐形瓶中,用加有5g氫氧化鉀的甲醇溶液浸泡,密封放置一晝夜,然后在水浴上蒸發至近干,移入結晶器中并于100℃烘箱中烘1h,再升溫至120~130℃烘4h,冷后備用。
色譜柱指標:分離度R≥1.0。
注:分離度R=tR(2)-tR(1)/(Y1/2(2)+Y(1/2(1)))
式中 R——相對分離度;
tR(1)——組分1的保留值,mm;
tR(2)——組分2的保留值,mm;
Y1/2(1)——組分1的半峰寬,mm;
Y1/2(2)——組分2的半峰寬,mm。
載氣:氫氣;
柱前壓:58.83990~147.09975KPa
柱后流量:55~65ml/min;
柱溫度:140℃;
檢測器溫度:140或180℃;
汽化室溫度:200℃;
橋電流:200mA;
進樣量:4ul;
紙速:600mm/h;
主峰衰減:衰減倍數應進行測量。
氯苯、苯及多氯化物含量Pi(%)的計算采用面積歸一法:
Pi=fiAi/(f1A1+f2A2+……+fuAu)×100 (1)
式中 Pi——組分i的含量,%;
f1、f2……fn——各組分的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的求取,按照與標準中規定指標相似含量配制成標樣組進行測試);
A1、A2……An——各組分的峰面積(峰面積的測量采用峰高乘半峰寬法)。
注:數據處理時,痕量未知峰的計算問題,在氯苯前的計入苯中,在氯苯后的計入想鄰的二氯苯中(介于氯苯與間位二氯苯之間的峰,其校正因子以1計),所有二氯苯之和計為多氯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