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甲基四胺檢測方法
|
本標準適用于由氨和甲醛生產的工業六次甲基四胺。本品可作涂料用樹脂生產的助劑。
分子式:(CH2)6N4
分子量:140.19(按1985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六次甲基四胺應符合下列要求
分子式:(CH2)6N4
分子量:140.19(按1985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工業六次甲基四胺應符合下列要求
項目 |
指標 |
項目 |
指標 | ||||
優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優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外觀 |
白色結晶或略帶色調的白色結晶 |
水溶液外觀 |
澄明 |
- |
- | ||
|
(軍工用外觀為白色結晶,無肉眼可見機械雜質) |
重金屬(以Pb計),% ≤ |
0.01 |
- |
- | ||
純度,% ≥ |
99.3 |
99.0 |
98.0 |
氯化物(以Cl計),% ≤ |
0.015 |
- |
- |
水分,% ≤ |
0.50 |
0.5 |
1.0 |
硫酸鹽(以SO4計),% ≤ |
0.02 |
- |
- |
灰分,% ≤ |
0.03 |
0.03 |
0.08 |
銨鹽(以NH4計),% ≤ |
0.001 |
- |
- |
二、檢驗方法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2、純度的測定
純度測定有水解法、直接法兩種方法,其中水解法為仲裁法。
2.1 水解法
2.1.1 原理
六次甲基四胺與強酸水溶液在加熱時水解,放出甲醛氣體同時生成銨鹽,過量的酸用標準堿溶液反滴定。
2.1.2 試劑和溶液
硫酸溶液:c(1/2H2SO4)約為0.5mol/L;氫氧化鈉溶液:c(NaOH)=0.5mol/L標準溶液;甲基紅溶液:1g/L的95%乙醇溶液。
2.1.3 測定步驟
稱取0.5g試樣(稱準至0.0002g)置于300ml燒杯中,用移液管移取50ml硫酸標準溶液,并于沸水浴上加熱。在近干時,用少量蒸餾水沿杯壁吹洗,蒸至甲醛氣味消失,冷卻后加蒸餾水50ml。結晶溶解后,加甲基紅指示劑二滴,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硫酸,至橙色為終點: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2.1.4 計算
六次甲基四胺純度X1(%)按式(1)計算:
X1=[(V0-V1)c*0.03505]/m*100 (1)
式中 V0——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1——滴定過量硫酸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03505——1/4六次甲基四胺毫摩爾的質量,g;
m——試樣的質量,g。
2.1.5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20%,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2.2 直接法
2.2.1 原理
用強酸滴定弱堿時,終點不明顯,在濃鹽(6mol/L以上)存在下,提高了氫離子活度系數,因而可用標準酸溶液直接滴定六次甲基四胺。達到終點時,pH產生突變。
2.2.2 試劑和溶液
硫酸標準溶液:c(1/2H2SO4)=0.1mol/L;氯化鈉;甲基黃溶液:1g/L的95%乙醇溶液;次甲基藍溶液:1g/L的95%乙醇溶液;混合指示劑:甲基黃:次甲基藍為2.5:1(V/V)。
2.2.3 測定步驟
稱取0.5g試樣(稱準至0.0002g)置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15g氯化鈉(稱準至0.1g),加2-3滴混合指示劑,用硫酸標準溶液滴定至淡桃紅色為終點。
2.2.4 計算
六次甲基四胺純度X2(%)按式(2)計算:
X2=(cV*0.14019)/m*100 (2)
式中 c——硫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消耗硫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14019——每毫摩爾六次甲基四胺的質量,g;
m——試樣的質量,g。
2.2.5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20%,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3、水分的測定
3.1 卡爾.費休法(仲裁法)
按GB6283進行測定。稱樣量以能精密地讀出滴定用去卡爾.費試劑的量為原則。
3.2 無吡啶卡爾.費休試劑測水方法
無吡啶卡爾.費休試劑配制方法:
置63g碘于干燥的1L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加入600ml甲醇,再加25g已在150℃干燥至恒重的無水碘化鈉及85g已在150℃干燥至恒重的無水乙酸鈉,塞上瓶塞,振蕩至碘及其鹽類全部溶解(溶液甲)。
通二氧化硫于用冰水冷卻的甲醇中,使1L含苞欲放256g(4mol/L)二氧化硫(溶液乙)。
加90ml溶液乙(含二氧化硫23g)或直接通23g干燥二氧化硫氣體于溶液甲中,再用甲醇稀釋至1L,混勻。置于暗處備用。
其余按GB6283規定進行。
3.3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05%,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4、灰分的測定
按GB7531方法進行測定。
4.1 試驗條件
試樣量:5g(稱準至0.0002g);炭化后的灼燒溫度:750±25℃。
4.2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01%,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5、水溶液外觀的測定(略)
6、重金屬含量的測定(略)
7、氯化物含量的測定(略)
8、硫酸鹽含量的測定(略)
9、銨鹽的測定(略)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2、純度的測定
純度測定有水解法、直接法兩種方法,其中水解法為仲裁法。
2.1 水解法
2.1.1 原理
六次甲基四胺與強酸水溶液在加熱時水解,放出甲醛氣體同時生成銨鹽,過量的酸用標準堿溶液反滴定。
2.1.2 試劑和溶液
硫酸溶液:c(1/2H2SO4)約為0.5mol/L;氫氧化鈉溶液:c(NaOH)=0.5mol/L標準溶液;甲基紅溶液:1g/L的95%乙醇溶液。
2.1.3 測定步驟
稱取0.5g試樣(稱準至0.0002g)置于300ml燒杯中,用移液管移取50ml硫酸標準溶液,并于沸水浴上加熱。在近干時,用少量蒸餾水沿杯壁吹洗,蒸至甲醛氣味消失,冷卻后加蒸餾水50ml。結晶溶解后,加甲基紅指示劑二滴,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硫酸,至橙色為終點: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2.1.4 計算
六次甲基四胺純度X1(%)按式(1)計算:
X1=[(V0-V1)c*0.03505]/m*100 (1)
式中 V0——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1——滴定過量硫酸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03505——1/4六次甲基四胺毫摩爾的質量,g;
m——試樣的質量,g。
2.1.5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20%,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2.2 直接法
2.2.1 原理
用強酸滴定弱堿時,終點不明顯,在濃鹽(6mol/L以上)存在下,提高了氫離子活度系數,因而可用標準酸溶液直接滴定六次甲基四胺。達到終點時,pH產生突變。
2.2.2 試劑和溶液
硫酸標準溶液:c(1/2H2SO4)=0.1mol/L;氯化鈉;甲基黃溶液:1g/L的95%乙醇溶液;次甲基藍溶液:1g/L的95%乙醇溶液;混合指示劑:甲基黃:次甲基藍為2.5:1(V/V)。
2.2.3 測定步驟
稱取0.5g試樣(稱準至0.0002g)置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15g氯化鈉(稱準至0.1g),加2-3滴混合指示劑,用硫酸標準溶液滴定至淡桃紅色為終點。
2.2.4 計算
六次甲基四胺純度X2(%)按式(2)計算:
X2=(cV*0.14019)/m*100 (2)
式中 c——硫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消耗硫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14019——每毫摩爾六次甲基四胺的質量,g;
m——試樣的質量,g。
2.2.5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20%,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3、水分的測定
3.1 卡爾.費休法(仲裁法)
按GB6283進行測定。稱樣量以能精密地讀出滴定用去卡爾.費試劑的量為原則。
3.2 無吡啶卡爾.費休試劑測水方法
無吡啶卡爾.費休試劑配制方法:
置63g碘于干燥的1L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加入600ml甲醇,再加25g已在150℃干燥至恒重的無水碘化鈉及85g已在150℃干燥至恒重的無水乙酸鈉,塞上瓶塞,振蕩至碘及其鹽類全部溶解(溶液甲)。
通二氧化硫于用冰水冷卻的甲醇中,使1L含苞欲放256g(4mol/L)二氧化硫(溶液乙)。
加90ml溶液乙(含二氧化硫23g)或直接通23g干燥二氧化硫氣體于溶液甲中,再用甲醇稀釋至1L,混勻。置于暗處備用。
其余按GB6283規定進行。
3.3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05%,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4、灰分的測定
按GB7531方法進行測定。
4.1 試驗條件
試樣量:5g(稱準至0.0002g);炭化后的灼燒溫度:750±25℃。
4.2 允許誤差
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大于0.01%,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5、水溶液外觀的測定(略)
6、重金屬含量的測定(略)
7、氯化物含量的測定(略)
8、硫酸鹽含量的測定(略)
9、銨鹽的測定(略)